東北網8月7日電 一個居民小區內,同時有兩個集中供熱公司分別鋪設各自的供熱管網。近兩年,在哈爾濱市供熱改造過程中,已出現幾次供熱公司違反規劃爭搶用戶現象——
日前,哈爾濱市供熱市場掀起了一場風波:哈爾濱熱電供熱公司今年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的目標受到挑戰,在其集中供熱規劃區內,另一家供熱公司也在進行著熱源建設。按照目前的情況,哈爾濱熱電公司投巨資新增的供熱能力卻沒有了供熱用戶。
6月16日,哈爾濱市環保局下發文件,要求對列入今年集中供熱規劃並網范圍內的28家使用燃煤供暖鍋爐的單位在9月15日前並入集中供熱熱網。哈爾濱熱電供熱公司負責人蘭波說,以上需並網的單位中有許多在他們的供熱區域內,哈爾濱熱電供熱公司為了保證有能力供熱,今年新增了兩臺300MW熱電聯產鍋爐,將於9月和12月投產,全部投產後,可以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200萬平方米,今年直接增加約150萬平方米。現在供熱公司正在鋪設新管網和拆除小鍋爐進行並網工作。按照規劃,面積為45萬平方米的果園小區處在供熱公司的供熱規劃區域內,此前,小區的開發商早在去年就申請成為了供熱公司用戶,為此,供熱公司投資了500萬元,建起一條通向該小區的主乾管網。然而前不久,就在供熱公司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們卻意外發現,在規劃區內,一家名為『哈爾濱香坊物業供熱公司安埠分公司』的企業也在建設著兩臺40噸/小時的鍋爐,而果園小區的開發商竟然又與香坊物業供熱公司安埠分公司達成供熱協議,由後者為其供熱。
『這樣,我們公司今年在這個區域只能完成集中供熱60萬平方米,有9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將被白白地浪費掉,投資自然就損失了。』
哈爾濱香坊物業供熱公司負責人高先生說,該公司鍋爐房增容擴建是按照哈爾濱市供熱規劃作為調峰鍋爐房建設的。按照規劃,他們把小鍋爐換成大鍋爐,並在此基礎上把11處小鍋爐拆除並網,公司可實現集中供熱面積達150萬平方米。
一個小區,面對著兩個供熱公司,似乎是個好事,然而,業內人士卻指出,熱力公司投資規模都是龐大的,一個區域內出現兩家國有供熱企業的局面,勢必會導致巨額投資的浪費。那麼,這種局面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哈爾濱熱電供熱公司黨總支書記楊旭昇說,國家產業政策和法規明確規定,已建成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和規劃建設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的供熱范圍內,不得再建燃煤自備熱電廠或永久性供熱鍋爐房,當地環保與技術監督部門不得再審批其擴建小鍋爐。《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亦有此項規定。哈爾濱市供熱規劃也要求,對於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熱網,必須符合城市供熱規劃,已規劃的集中供熱熱網覆蓋區域內,嚴禁重復建設熱網和發展用戶。『在大型熱電聯產集中區域內,建設新熱源,是違背國家產業政策和供熱規劃的。』楊旭昇說。
楊旭昇說:『去年,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松江電機廠供熱公司以維修鍋爐的名義,擴建和新建1臺46MW蒸汽鍋爐,今年將繼續增建3臺46MW蒸汽鍋爐,在我公司集中供熱區域中擴展供熱面積達50多萬平方米。』楊旭昇說,和香坊物業供熱公司一樣,松江電機廠供熱公司也是哈爾濱物業供熱集團下屬企業。楊認為,發生這些現象,『根本原因就是政企不分,哈爾濱市物業供熱集團與市供熱辦政企合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有了這樣的背景,違規建設熱源的現象屢屢發生。』楊旭昇說:『在已經明確的集中供熱規劃區域內,我們拔了小煙囪,他們再建新的,我們企業對此無能為力。』『對於正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區中擴建區域鍋爐或小鍋爐的違法行為,政府管理部門怎麼辦?這算不算重復投資?那又是誰在制造重復建設而浪費國家資源呢?』楊說自己對此有很多疑問。
新聞背景
哈爾濱熱電供熱公司現有6臺火力發電供熱機組,總裝機容量300MW,供熱面積達到700萬平方米,范圍覆蓋動力、香坊及開發區。目前該公司投資27億元,正在進行2臺300MW機組供熱擴建工程建設,兩臺機組預計在今年9月和12月末分別竣工投產,可為哈爾濱市增加集中供熱面積1200萬平方米,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476噸,減少煙塵排放量55500噸。
按照哈爾濱市供熱規劃,哈爾濱熱電公司集中供熱覆蓋動力區哈阿公路兩側、立匯小區、電塔街南線至朝陽屯、孫家站、東北林業大學、省中醫藥大學、安埠小區、農大小區等地區。同時動力區政府還規劃五年內並入小鍋爐房所帶熱負荷約1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