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市場上低價位的西瓜,楊繡麗傷心地哭了。
受災後的西瓜只有拳頭大小。
|
東北網8月7日電 時下,正是農民種植西瓜、西葫蘆等蔬菜豐收的季節,本應該盡情享受收獲的喜悅。然而,記者在哈爾濱市蔬菜批發市場卻看到了一幅幅這樣的景象:一位農家中年婦女抱著自家的西瓜,坐在沒有賣出的瓜車上哭;兄弟倆一臉苦象,頭一年種西瓜就遭到冰雹的襲擊,西瓜成熟了,只有成人拳頭大小,連化肥的錢都沒掙回來;賣西葫蘆的夫妻更是苦惱,幾分錢就把西葫蘆賣給養豬的,大頭菜賣給養鵝的。農民們向記者反映,他們的瓜不敢往城裡拉,運管部門的人抓住了就罰款、扣車。
7畝地西瓜換不回種子錢
8月3日清晨6時,記者驅車來到哈爾濱市郊的道裡區新發蔬菜批發市場,靠近這個市場的公路,已是車滿為患,發生嚴重的堵車現象。記者只好把車停在道旁的空地上,步行到蔬菜批發市場,一進大門,這裡拉西瓜的大小車輛把市場塞得滿滿的。在一堆拳頭大小的西瓜旁,來自哈爾濱市道裡區太平鎮的瓜農徐鵬哥倆用沙啞的嗓音告訴記者:他倆特別上火,今年第一年種了7畝地的西瓜,當瓜苗長勢喜人的時候,卻遭遇了一場冰雹,現在到了成熟的季節,西瓜都沒有長大,僅有香瓜那樣的大小,小的可憐。今天拉的一車西瓜纔賣了500元錢,去了工時、拉腳費用,連買種子的錢都沒賺回來,明年說啥也不種了。
西瓜和車都被扣
雙城是種西瓜出名的地方,種出來的西瓜又沙又甜。雙城市五家鎮的瓜農楊繡麗2日晚上就來到新發蔬菜批發市場,今天上午都9點多了,她家拉來的兩車西瓜還沒有賣出一個,一談到今年西瓜的市場行情,她就哭了,她說:『去年我家種的9畝西瓜,在自家地裡收購就能賣到2角錢。今年拉到批發市場裡賣1.5角錢也沒人買。這也不算什麼?是我們沒趕上好行情,認了。更可氣的是,剛纔同來的瓜農的車和瓜都被扣了,我還借了她500元。』
正當記者要到別處采訪時,那個被扣車和瓜的婦女及她的女婿湊過來反映被扣的經過:她叫白秀英,家住雙城市幸福鄉慶寧村,今年種了10畝西瓜,2日晚上10點鍾拉到這個批發市場的。今天早上4個身著白衣服戴肩牌的人,還有7個不著裝的人說她拉西瓜的車沒交養路費,先開到停車場去,再把車上的西瓜倒到別的車上。白秀英的女婿解釋道:從農村這麼遠拉來,西瓜已經顛簸的夠戧了,不能再折騰了,要不就地卸下來也行。雙方僵持有1個小時後,一個沒有著裝的運管部門的人上車,將裝滿西瓜的車開走了,然後著裝的人給開了一張票據也走了。記者看到票據上寫著『地方養路費稽征扣留證』,上面有個紅章寫著地址:機場路小三姓三姓磚廠。隨後記者同被扣瓜農前往那個停車廠,那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瓜農的拖拉機沒有交養路費,所以被扣罰。瓜農按照他們的規定交了40元纔放車。
事後,瓜農說:如果按照他們說的下午來辦理處罰,那一車西瓜就會賣不出去的,會爛在車裡的。
蔬菜賣不出農民自毀地
記者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榆樹鎮新鄉村,見到剛剛從地裡回家吃午飯的劉鳳芝。她說:『家裡有10多畝地,今年種的西葫蘆、大頭菜都賠了。西葫蘆8分錢一公斤賣給喂牛的了,大頭菜4分錢一公斤賣給喂豬的了。剩在地裡沒賣出去的菜,只好自毀地了,然後都種上了秋白菜,這兩天都長出小苗了。雖然小苗長得喜人,可周圍的村民也都種秋白菜了。如果今年秋天,南方的客商不來收菜,那可就又慘了。』
農民需要經紀人
『導致西瓜滯銷、西葫蘆賣不出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種植同一品種蔬菜的農民過多,產量又高。再加上連續降雨天氣,消費量低,價格也就出現這種一降再降的讓瓜農叫苦連天的局面。』哈爾濱市道裡區新發蔬菜批發市場的負責人葛景寶告訴記者。葛景寶在這個市場工作10多年了,他憑自己的經驗分析說:『以往計劃經濟不用說了,現在市場開放了,可農民的市場信息太閉塞了,往往是看某一個品種蔬菜價格高了,農民們就一窩蜂地種,結果都賠了,銷售最好的也只能是賣個本錢。怎麼辦?因為好多村屯的農民悶著頭種地,不掌握市場信息。所以現在的農民太需要農業經紀人等相應的人和部門產生,把握市場上的行情,及時、准確地引導農民應該種些啥品種。如果能成立一個相關網站直接連接到村屯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