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0日電 生活報報道了液化氣換氣站成居民區隱形炸彈的報道後,讀者紛紛打來熱線電話,譴責藏匿在居民區內的換氣站不顧百姓生命安全的違法行為。記者今天從哈市燃氣管理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哈市液化氣換氣點有一部分是黑戶,大多是外地來哈人員在從事經營活動,這些人未經過專門培訓,違規操作,在利益的驅使下短斤缺兩以及以次充好,給居民生活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黑點最大的問題是安全隱患
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哈市燃氣管理辦公室管理二科采訪了吳偉力科長。據其介紹,目前哈市約有300家經過該部門審批的液化氣換氣站,隨著城市管網工程的建設和改造,目前換氣站網點正逐步減少。除了正規的網點外,市場上還存在大量的黑點。由於該項經營活動沒有成本,靠出力氣可以從中賺取小額的差價,因此這些黑點大多數是一些外來打工人員在從事經營活動,主要存在於外來人員集中地區和沒有用上管道液化氣的老居民區。
『這些黑點藏匿在居民區,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操作不規范,不出事則已,出了事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吳偉力科長告訴記者,他們每年查處的存在嚴重隱患的違法黑點就有上百處,但市場上仍然陸續出現黑點。短斤少兩坑老百姓
『在以往的檢查中就曾發現,一些黑點的經營者為了追求利潤,經常將在液化氣站裝滿的氣倒出一部分裝進另一個液化氣罐中,原本應該是15公斤重,可能就剩下了12公斤。而換氣站一般都是服務上門,將罐體送到居民家中時,居民也很少注意其中的分量。這樣黑點的業主就可以從多個裝滿氣的鋼瓶中倒出一部分氣來,充成一個新的鋼瓶,而這部分的利潤遠遠大於為居民換一罐氣的利潤。』哈市燃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孫連軍向記者詳解了黑點賺錢的秘密,『一些老百姓往往只看到黑點比一些正規的換氣點便宜兩三塊錢,卻沒想到短斤少兩的事。』
信譽沒保證出事就逃跑
據吳偉力科長介紹,這些換氣站除了自身存在安全隱患外,充的氣也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對換氣的居民來說也是很大的安全隱患。一些黑點都是臨時租用場地,一旦出現問題就逃跑,信譽根本無法保障,賠償也無著落。此外,我國法定液化氣鋼瓶的使用年限為15年,前三次為每四年檢驗一次,最後一次為三年,15年期滿後強制報廢。正規的換氣站一般都要檢查鋼瓶是否超期使用,是否需要打壓,如果打壓就需要另外交納一定的費用,對於過了15年報廢期的鋼瓶堅決不予充氣,這恰恰讓一些『黑點』鑽了空子。一些老百姓不捨得扔掉已經報廢的鋼瓶,於是黑點便幫忙充氣。
專家提醒市民,一定要到正規的網點去換氣,同時查看該換氣站是否有合法手續,工作人員是否掛牌服務。對於居民區內存在的黑點,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