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電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實施以來,開局良好,成效明顯,說明東北發展步伐加快,已經成為投資新熱點。』在昨天開幕的『2006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專家論壇』上,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文振富說。
文振富說,國家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以來,一舉扭轉了當期發展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越拉越大的態勢。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7799.1億元,佔全國GDP的8.53%,同比增長12.2%。其中,遼寧3672.1億元,增長12.9%;吉林1550億元,增長12.1%;黑龍江2577億元,增長11.4%。自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以來,東北地區連續三年實現了GDP的兩位數增長。東北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778.3億元,同比增長42.1%,高於全國同期水平10.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其中,吉林省實現固定資產投資743.1億元,增長55.6%,投資增幅居全國首位。從投資構成看,主要集中在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如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其中,制造業佔37.3%,房地產業佔19.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7.1%。東北地區產業投入仍以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為主。
文振富表示,『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東北還存在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生態性等矛盾和問題,如經濟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對外開放水平低、經濟轉型步履維艱等。對此,東北三省除了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縣域經濟,還要更加有效地推進對外開放,並努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另外,還要大力培養、造就和留住人纔。經濟的競爭最初是拼成本,然後是搶資源,最終要靠科技。沒有人纔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