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2日電 據《新京報》報道,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11日稱,計劃於8月13日在成都進行的『2006年秋季國際狩獵野生動物額度』拍賣將延後舉行。拍賣消息公布以來,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曹清堯說,為了更有利於社會與輿論監督,完善拍賣條款,所以決定將拍賣延後舉行。
『野生動物狩獵權拍賣給外國人』的說法,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發爭議和質疑。9日16時,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召開臨時新聞發布會進行澄清:『參加競買者僅限國際狩獵代理機構和國際狩獵活動組織機構』,是指競拍單位需要取得國際狩獵代理資質,並非只對外國人,外國競買成功單位既可以招募國外狩獵愛好者,也可以招募國內狩獵愛好者。
林業局一位負責人介紹,對於野生動物狩獵,無論申請人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林業局過去一直是視具體情況『一事一批』。《行政許可法》實施後,這類許可須以公開拍賣的形式進行,這一形式拍賣狩獵野生動物額度,有利於國家對這一資源進行市場價值評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10日下午,記者致電黑龍江省龍法拍賣有限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參加競買的買家須繳納競買保證金10萬元纔能報名,目前國內具有資質的機構只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婦女旅行社、北京正安國際旅行社等四家。10日下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產業處處長曹良向記者證實,他們將參加競拍。
責任編輯:焦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