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電 不久前熱播的電視劇《暗算》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了一群特殊的人身上:他們沒有名字,只有代號;沒有聲音,只有行動;沒有傳記,只有傳說,他們就是特工。而抗日戰爭時期,在和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斗爭中,也有一條鮮為人知的秘密戰線———共產國際反帝情報組。他們組織嚴密,作戰英勇,搜集日本情報,專門破壞日軍的軍事設施和戰略物資,令日本駐東北最高當局一籌莫展,坐臥不安,視為大患。
這些國際主義戰士為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為了將日本侵略者驅逐出中國,戰斗在敵人的心髒。哈爾濱情報組和齊齊哈爾情報組是當時東北地區情報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出現了多位諜報英雄。
不久前熱播的電視劇《暗算》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在了一群特殊的人身上,他們就是特工。而抗日戰爭時期,在和日本侵略者進行頑強的斗爭中,也有一條鮮為人知的秘密戰線———共產國際反帝情報組。他們專門搜集日本情報,破壞日軍的軍事設施和戰略物資,令日本駐東北最高當局坐臥不安,視為大患。在東北,反帝情報網遍布各地,當時以哈爾濱為中心,有三個較大的國際反帝情報組織,即哈爾濱情報組、齊齊哈爾情報組和大連情報組,並湧現了多位諜報英雄。
張曉宏,潛心研究共產國際情報史二十多年,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歷史檔案、資料,訪問了曾參與共產國際反帝情報組的情報員以及他們的後人,與許文龍合作著成了《紅色國際特工》一書。在抗日戰爭勝利61周年來臨之際,8月10日,記者聽黑龍江省外事僑務辦公室秘書處處長張曉宏講述了抗戰時期慘烈的龍江諜報戰。
哈爾濱最早設立情報站
1927年,應蘇共要求,哈爾濱建立國際反帝情報組織。並由共產國際向中國共產黨借調黨員從事國際情報工作,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將他們派回哈爾濱建立情報站。這些中共黨員從參加培訓之日起,即不再與中共黨組織發生橫的聯系,而直接與共產國際方面單線聯系。
這些『紅色特工』當時學習的內容包括政治、無線電、燃燒、爆破、射擊、游擊、汽車駕駛、秘密工作等。一位老師在對學員授課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進入別人的房間,首先必須記住,撬鎖是萬不得已的最後一招。要想不刮傷漆就把鎖撬開是完全不可能的。受過訓練的情報人員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就知道有人進過房間了。你們應該做的是搞到一把鑰匙。這有兩種方法,一是測量鎖的尺寸,另一種是復制一把鑰匙。』
『九一八』事變後,共產國際加強了滿洲的情報工作,形成了東北地區的情報網絡。這些情報組均采取單線聯系,互相間不發生橫向關系,誰發展的成員就歸誰領導,這樣一個據點暴露時,便可以避免其他據點被破壞。
這些『紅色特工』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日本侵略軍和偽滿軍的軍事、經濟活動情報,以便選擇時機進行放火爆破,削弱日軍的戰斗力。
據《中國共產黨哈爾濱歷史》記載,哈爾濱情報組分別在第一中學、三十六棚鐵路工廠、法政大學和鐵路局設立了4個通訊點。按事先擬定的假名,凡有外埠寄來的信,都由這幾個點的地下工作者取走,交到情報組,情報組負責人把密寫情報顯影整理好以後,上報上級機關。除設立固定據點收集情報外,當時,哈爾濱情報組接到外埠20多個交通中心的情報,這些情報,經過總部分析,及時掌握了東北地區的日軍動態。
但是,通信的方法使用了一個階段後,不安全的弊病就暴露了出來。後期的大部分情報都由外埠的情報人員定期送到哈爾濱,然後由上級機關派人取走或由哈爾濱情報人員送走。後來情報組從前蘇聯帶回一些電臺,大大提高了情報傳遞的速度。
有了無線電臺的支持,哈爾濱的情報工作更是如虎添翼。1934年左右,哈爾濱情報組先後建立了4個電臺。這樣,各地的情報員獲取情報之後,及時通過電臺發往總部,使總部掌握了日軍大量的情報。隨著偵察范圍的擴大,哈爾濱情報組還在牡丹江、沈陽設立了電臺,大量有價值的情報隨著電波發往前蘇聯情報總部。
地下電臺發報遠東
1933年5月的一天,一名日本攝影師被介紹來到位於哈爾濱中國大街(即現在的中央大街)旁的樂天照相館。他是一個日本工程隊的隨軍攝影師,他拍攝了大量的鐵路、橋梁、軍營等照片,正苦於沒有衝印設備時,被日本人介紹到這裡。很快大量洗印清晰的照片整整齊齊地擺在日本攝影師面前,質量讓他非常滿意,然而這名日本攝影師怎麼也沒想到,同樣的照片也出現在了前蘇聯紅軍的情報機關裡。因為樂天照相館就是齊齊哈爾情報站位於哈爾濱的一個據點。
樂天照相館老板孫樂天為了搜集日寇更多的可靠情報,同時也為便於在敵人口中探聽到各種信息,他很注意開展社交活動。經常和日本憲兵、特務、警察在照相館裡打牌、吃喝,使樂天照相館在表面上和偽滿機關的關系搞得很融洽。很多當時在哈的日本人慕名前來照相、衝洗膠卷。
齊齊哈爾情報站於1931年建立。當時,負責人蘇子元受前蘇聯駐伯力遠東紅軍司令部情報部門的派遣,與妻子朱紹華隨身攜帶電臺、經費和有關物品,秘密潛入當時的偽黑龍江省省會齊齊哈爾,著手組織建立東北軍事情報網。
蘇子元在遠離市中心的永安裡附近開設了『龍江醫院』,以醫院為掩護,建立了齊齊哈爾地下軍事情報站。他的妻子朱紹華以護士身份為掩護負責收發報工作。情報人員分期分批的以病人身份住進『龍江醫院』,進行國際共產主義知識和情報業務的學習。情報站還通過他們縱向發展情報人員,到1934年末,已經形成了以齊齊哈爾為中心,外延到沈陽、長春、哈爾濱、博克圖、北安、佳木斯、訥河、嫩江、肇東、泰來、昂昂溪等地、30多人的東北地下軍事情報網。
後來,哈爾濱特務機關組織了一個特殊情報班,專門截聽各種無線電通訊,日本已經制造出截聽器材,不少特務都掌握了竊聽和收錄的技術,甚至可以發現電波發出的地點。
為了躲避敵人對電臺的監聽,蘇子元與戰友研究出了一種秘密發報間———暖窖。由於有植物種植,電波的聲音極易被掩蓋。另外,電臺定期改變波長和工作時間,讓敵人摸不到規律。由於蘇子元做好了准備,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保證了齊齊哈爾電臺與伯力的暢通。
由於工作的秘密性及單線聯系性,蘇子元和他的戰友們並不知道,齊齊哈爾還有一個國際情報組同樣承擔著抗日救國的活動。
1933年,受中共黨組織委派,張永興到前蘇聯接受了搜集情報和無線電收發報技術訓練。於第二年被派回齊齊哈爾,收集日軍、偽軍在齊齊哈爾的軍事情況。為了工作方便,這一年年末,張永興搬到了齊齊哈爾市區內仁惠胡同的一個小院落,這個小院由兩間瓦房組成,後院還帶有一個小倉庫。12月,齊齊哈爾市郊的日軍航空隊飛機場建成使用,整天成批次的飛機轟鳴著從齊市上空掠過。張永興早就注意到這一幕,提前兩個月便派了兩人到飛機場附近開了養雞場。寒冬臘月,張永興與戰友晝夜潛伏在雞捨裡,注視著飛機場的動靜,記錄著飛機每次起落的架次和型號,以及飛行員轉場的情況。這樣,他們終於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1935年,張永興的胞弟張克興從前蘇聯學習歸來,並帶回了收發報機的零件。在冰冷的小倉庫裡,兄弟二人連夜組裝完成了他們的秘密武器。午夜,伴隨著滴答的電波聲,張永興小組的電臺終於和伯力情報四科溝通上了。從此,張永興小組的情報工作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由於這些情報人員一直活動在敵人的鼻子底下,總是處在最危險的環境之中,所以,他們就必須比一般人多長一雙眼睛,多長一副頭腦,多長一對耳朵,哪怕有一絲一毫的疏忽,都將給革命工作和個人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張曉宏說。
打入敵人內部獲取情報
1936年下半年,齊齊哈爾偽滿第三軍管區派一個步兵旅去熱河一帶圍剿抗聯第八軍。但是這個步兵旅還沒出發,反帝情報組便已收到密報,抗聯部隊安全轉移,使敵人撲了空。這個情報就是齊齊哈爾情報組成員白瑞送出的。
1933年,白瑞按上級指示,利用舊軍人身份,打入偽滿軍隊。由於『工作出色』,他很快調入偽滿第三軍管區司令部參謀處任上尉情報參謀。這個參謀處,是敵人的要害情報部門,在這裡不僅可以掌握齊齊哈爾一帶的軍事情報,對其他各軍區的情報也了如指掌。1935年,他們復制了由齊齊哈爾到紮蘭屯、博克圖的鐵路軍用地圖。1936年上半年,兩次翻拍了日軍通訊聯絡的軍事密碼。
他們不單為前蘇聯情報組織收集情報,還積極幫助東北抗聯。有一次,白瑞隨日本侵略軍到綏濱一帶去圍剿抗日游擊隊。情況緊急,但又脫不開身。途經一個小飯館部隊休息時,白瑞急中生智,故意大聲說話暴露了部隊的企圖,讓店裡的伙計去通知抗日游擊隊。由於白瑞與敵人的上下級關系處理得比較『融洽』,非但一直沒有引起敵人的懷疑,反而很受敵人的『賞識』。
前蘇聯紅軍司令部為了表彰白瑞的突出業績,在1936年底獎勵他偽幣70元。情報站也因工作成績突出而獲得前蘇聯紅旗獎章的殊榮。
乾情報工作,不僅要有強烈的愛國心、鋼鐵的意志,還要有冷靜的頭腦和敏銳的觀察力。1935年10月,天氣已經漸冷,但關東軍仍然征調了數千名民工對哈爾濱北面的一條公路加緊搶修。一天,情報人員王方繞到這座神秘基地附近,發現來往的軍車上都印有『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字樣。王方不禁有些疑惑:供水能有什麼秘密呢?但他還是如實地向上級做了匯報。幾年以後,前蘇聯方面纔搞清楚,這個部門代號『731』,是支神秘的細菌部隊。
做情報工作是十分危險的,在街上被盯梢,隨時接受日偽敵人的盤查是常有的事,作為哈爾濱情報站的負責人,楊佐青經常告誡和他一起工作的戰友們要注意情報工作的技巧,包括如何隱蔽和保護自己以便能更好地同敵人斗爭。為掩護情報工作,這些情報人員大都因工作需要經常變換身份。張曉宏說:『例如楊佐青,他曾扮過醫生、神父、商人。據講,楊佐青為了完成任務,還曾扮過女人。因為他的喉結不是那麼明顯,而且個子不是很高。』
情報組織連遭破壞
國際情報總部曾給予國際反帝情報組高度評價和嘉獎。1937年2月,哈爾濱情報組受到嘉獎電表彰,榮獲一等列寧獎章和獎金。齊齊哈爾情報組獲得前蘇聯紅旗獎章。
但是國際反帝情報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對敵人是一個直接的威脅。日偽當局加強了對地下電臺的搜查和對地下情報組織的偵破,終於使東北地區的反帝情報組織遭受到嚴重的破壞。
盡管張永興的秘密電臺隔一段時間就更換頻率和密碼,但齊齊哈爾憲兵隊特高課還是發現了它的一定規律,於是,帶測向儀的特高課汽車整日穿梭在齊齊哈爾的大街小巷。同時,憲兵隊、特搜班也開始了挨家挨戶的搜查。1936年11月,由於叛徒的出賣,張永興及其弟張克興等10餘名情報人員被捕。敵人從張永興仁惠胡同的住宅中搜查出幾百份從日軍內部搜集的軍事機密文件以及無線電收發報機、照相、化裝用具等。此『間諜案』在關東軍司令部引起了極大震動。關東軍憲兵司令東條英機立即派遣諜報專家前往齊齊哈爾調查此案。英雄們在獄中寧死不屈,1937年1月5日,張永興、張克興等8名國際情報戰士被槍殺。
據記載,1937年10月,哈爾濱情報站交通員李文清去前蘇聯伯力送情報時,在返回途中的船上,被日軍搜身時發現活動經費及可疑物品,將其逮捕。然後,敵人順藤摸瓜,將情報站組長朱國鈞和成員李千元、徐子遠、任子清逮捕。朱國鈞被捕後,向敵人供出了情報組織的機密。為避免損失,齊齊哈爾情報組迅速轉移電臺,與哈爾濱情報站有接觸的情報人員也隱蔽起來。1938年3月,齊齊哈爾情報組便停止了工作。
1942年,牡丹江情報站在一次通宵收發電報後,也被敵人破獲。藏在馬料桶裡的電臺被日本憲兵查獲。情報站的工作人員張慧忠、龍桂潔夫婦被抓進憲兵隊。同時,設在牡丹江的另一處電臺也被敵人查獲,情報人員被捕。牡丹江情報組被破壞後,張慧忠等5人被『特別輸送』到哈爾濱『七三一』部隊殺害。
在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特別移送報告中,像張慧忠這樣的國際反帝情報組成員有43位。他們被捕後,不經過法庭審判,便被悄悄移送到七三一部隊,作為細菌活體實驗的標本。
由於國際情報人員從事的是特殊的單線聯系的情報工作,他們得到組織上的保護少得多,如果失去與其聯系的上線和下線兩名工作人員,他們就像離群的孤雁,生死只能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很多國際情報人員入獄後,根本無法得到組織的營救,犧牲在反法西斯斗爭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