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企業帶動大基地 龍頭企業帶火訥河經濟
2006-08-14 10:20:4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毓翔 路敦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4日電 近年來,訥河市工業企業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6月到目前為止,該市新上項目348個,總投資244558萬元,其中億元以上的6個,5000萬至億元的7個,1000萬至5000萬的25個。用他們的話說,這叫『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流金淌銀』。

  采訪中記者發現一個特點,該市上馬的這些工業企業大都屬於涉農產業化龍頭企業,諸如,宏立明膠、遠昌生物、北方糖業、港進粉絲等等。正是這些企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訥河市農業乃至全市經濟的發展。

  大企業帶動大基地

  訥河市土地肥沃,適合馬鈴薯種植,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生產基地。但由於沒有龍頭企業帶動,馬鈴薯市場波動很大,影響了農民種植積極性。1996年,該市的馬鈴薯價格降至每公斤6分錢,一麻袋馬鈴薯纔賣3元錢左右,許多農民把成熟的馬鈴薯遺棄在地裡。

  如今的市委書記王桂芝,當時是該市馬鈴薯辦公室的負責人。他們一邊為農民跑市場找銷路,一邊立足根本和長遠,抓馬鈴薯產業化建設。港進粉絲這家全國最大的馬鈴薯粉絲生產企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引進的。此後,該市相繼建起了幾十家馬鈴薯加工企業。自此,10年來,該市的馬鈴薯生產價格一直平穩上昇,再也沒有發生過1996年的薯賤傷農現象。

  『一方面,我們的港進粉絲企業規模大、實力強,信息靈通,行情摸得准;另一方面,這家企業產品知名度高,銷售網絡四通八達,市場覆蓋面大。這叫大企業帶動大基地。』王桂芝向我們解釋發展龍頭企業的作用。

  窮鄉發展速度超過了富鄉

  訥河市有16個鄉鎮,北部幾個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較多,比較富裕;而南部的六合、拉哈、通南等7個鄉鎮土地瘠薄,比較貧窮。過去,北部鄉鎮的農民人均收入是南部的兩倍;而去年,南部幾個鄉鎮農民人均收入達5000餘元,超過北部農民近千元。原因就在於南部鄉鎮在龍頭企業帶動下,種植結構調整得快;北部鄉鎮依賴於傳統產業調整滯後了。該市老萊鎮黨委書記陳洪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每人8畝耕地算,種馬鈴薯、甜菜收入在6000~8000元,而種大豆收入也就1600元左右。

  坐落於該市的北方糖業集團是我國最大的綿白糖生產企業,帶動農民從事甜菜種植,從而使『糖經濟』成為該市的一個支柱產業。

  該市昌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雞蛋生產免疫球蛋白,市場前景廣闊。5月10日,該企業已投資2000萬上了第二條生產線,項目達產後年加工鮮蛋20000噸。正是由於這家企業的落戶,纔吸引來了哈爾濱客商馬聰投資1000萬元建起了齊齊哈爾市最大的養雞場。僅該市通南鎮就有1000只以上規模的養雞場54戶,其中5000只以上的24戶,全鎮養雞總量已達20萬只,日產鮮蛋2000餘噸。

  居民儲蓄齊市縣區中最高

  記者到訥河采訪時,正趕上該市召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推進會,會上通報的6個大項目都是擴建和『二期工程』。

  春江水暖鴨先知。眾多的企業能夠繼續追加投資進行擴建,說明了兩點:一,該市經濟發展環境好;二,企業的立足產業化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能夠掙到錢。

  該市宏立明膠廠以牛羊等動物骨骼為原料生產醫用膠囊。這個項目依托於該市畜牧業的發展,變廢為寶。如今,二期工程投資1.4億元,引進丹麥、德國等先進生產設備,達產後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潤2600萬元,稅金1740萬元。

  龍頭企業一頭連市場,一頭牽基地,它們的發展壯大,增加了就業崗位,實現了農民增收,發展了地方經濟,具有多方面的帶動作用。該市的居民儲蓄由2002年的21億猛增至今年的30億,人均近5000元,遠遠高於齊齊哈爾市所屬其他各縣區。

  通過抓龍頭企業帶動經濟發展,訥河市嘗到了甜頭。從去年開始,該市闢建兩個工業園區,總佔地面積40平方公裡。迄今,已有宏立明膠二期工程、九三油脂公司等8戶企業入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如果把龍頭企業———農戶———基地,比作是一列火車,那眾多龍頭企業的迅猛崛起,必將大大帶動起我們全市經濟的騰飛!我省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給訥河市產業化龍頭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增強了他們發展的信心。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