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電 中俄在森工合作上,還不同程度存在著規模小、效益低、投入少、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森工企業對俄林業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黑龍江正在積極找准切入點,研究科技含量高的合作項目,逐步走出一條有利於森工企業對俄合作的新路子。
合作項目多處於中低檔
從2001年起,中俄林業合作項目逐漸增多,遠東大部分出口木材都銷往迅速擴大的中國市場。
記者從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對俄林業合作辦公室了解到,經過這些年的合作與發展,黑龍江省森工企業對俄林業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這一領域的合作與企業的預期發展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眼下,黑龍江省森工企業中有40多個林業局與俄羅斯有合作項目,項目中多數是科技含量不高,原始加工項目多,從事原木砍伐、森林勞務等,除了少數百葉窗、家具加工項目外,森林深加工、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科技含量高一些的項目幾乎沒有。
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認為,中俄在森工合作上,還不同程度存在著規模小、效益低、投入少、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森工企業對俄林業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省森工總局對俄林業合作辦公室高級工程師呂敬群說,目前,省森工總局也在積極找准切入點,研究科技含量高的合作項目,逐步走出一條有利於森工企業對俄合作的新路子。
而中俄兩國林學家在中斷了16年的協作後於近期開始重新恢復合作。其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反對濫砍亂罰、阻止走私木材、防治森林病蟲害、森林防火等多項內容,這給處於中低檔合作項目的森工企業帶來了希望。
中方面對嚴峻挑戰
2005年3月份,普京在俄政府工作會議上,要求政府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原木出口,倡導大力發展木材深加工業。預計到2010年俄羅斯將有50%的林產品在國內加工。俄《森林法》頒布實施,對規范森林砍伐、森工產品的深加工、對外貿易合作等有了明確規定,也促使俄對外林業貿易更加規范化。
日前,俄聯邦林業局,投了約5000萬盧布研究通過電腦處理拍攝圖像的手段來准確計算砍伐木材的數量,控制森林資源的流失,並對1800家林場進行監控。
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清認為,俄羅斯目前出臺的各種有關林業方面的政策已經表明,限制原木出口,增加木材深加工產品的產量已成為俄政府在林業發展方面的努力方向,如果中方的企業不適應這一發展態勢,將會很難生存下去。
專家分析,俄加入WTO後,森林資源將對其他國家開放,任何國家在同俄合作這一問題上都具有同等的機會,一向對俄木材深加工產品市場感興趣的國外生產者將大量湧入俄羅斯市場,來自國際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對於中國來說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俄入世後,林產品的出口價格將會上漲,中俄林產品貿易將會受到衝擊。能否像現在一樣購得俄低價位的原木、鋸材等林產品將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另外,俄鐵路運費,以及其他服務價格將出現上漲,這對中國在俄羅斯有林業項目的企業來說,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合作中挖掘新的潛力
俄羅斯豐富的木材儲量為中俄開展合作提供了條件,俄方已做好向中國提供與合作有關的各種信息的准備:俄木材儲量信息、當前基礎設施狀況、森林開發和木材加工方法以及其運輸途徑等。中方准備在兩國聯合開發森林資源框架內,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租下100萬公頃森林進行開發和加工。俄計劃投資200億美元,用於加快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更新設備,新建一批大型的森工企業。這一投資方向的確立,為外國資本的進入開闢了綠色通道,也給黑龍江省森工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呂敬群認為,在俄羅斯對外林業合作進行結構調整、健全產業鏈、改變生產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實現戰略昇級的新形勢下,黑龍江省政府部門引導扶持森工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為企業開展對俄林業合作搭建政府間合作平臺,鼓勵有實力企業及個人向俄羅斯投資林業合作項目,在貸款、貼息、關稅等方面對企業給予扶持,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支持企業在俄投資擴大深加工項目,以充分發揮大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提昇中俄林業合作的整體水平。
宋魁建議,黑龍江省森工企業對俄林業合作,要自覺地加速結構調整,由目前單一的森林采伐和粗加工,逐步向采伐、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方向發展,降低原木采伐進口比重。要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和利用好企業、個人、社會資金,實現資本的有效運作,實施集森林采伐、木材深加工、木材國際貿易於一體的集團化經營戰略,擴大經營規模。黃清則認為,重方在俄羅斯依法注冊公司,大面積長期租賃森林,促進森工企業對俄林業合作實現規模化、長期化,要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建立健全適應國際貿易需要的法人治理結構和有效的運行機制,在經濟管理、貿易秩序、對外合作等方面快速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