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友誼、合作、發展 中俄青年暢談"青年與中俄睦鄰友好"
2006-08-15 16:38: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電(記者 印蕾) 美好的時節,美麗的哈爾濱,充滿朝氣與活力的中俄兩國青年相聚在15日舉行的中俄青年友好論壇。『友誼、合作、發展——青年與中俄睦鄰友好』的話題讓大家敞開心扉,坦誠交流。

  來自阿穆爾州的州青年議會主席巴洛戶娜娃·娜捷日達興奮地說,阿穆爾州與黑龍江省建立了友好關系,一年一度的『阿穆爾河的友誼』國際藝術節在布市和黑河市的春季或夏季舉行。每年夏季,布市都舉行一年一度的橫渡阿穆爾河的友誼比賽,先後共有14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這項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行都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近年來,兩國青年的互訪活動使中俄青年之間的友誼也在不斷加深。

  『我的祖父是中國人,我本人就是中俄友誼的見證,能來到我的祖先的國家,我感到很榮幸。』莫斯科國立大學國際政治系學生切列巴諾娃·阿裡薩告訴大家,『我們雖然文化各異,但都有著一顆渴望知識、渴望關愛的的美好的心靈,我們的交流將拓寬我們的知識領域,加深了解,還可以結交到許多好朋友,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她倡議中俄雙方青年支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保護生態資源、善待環境、一起鑽研科學知識,得到了出席論壇的中俄兩國100多名青年的積極回應。

  論壇上,很多人的發言都涉及了中俄兩國合作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兩國合作領域廣泛。

  針對中俄合作辦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省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界別秘書長、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郭翔宇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他說,我國目前已經有幾十所大學和俄羅斯相關大學建立了合作培養人纔的聯系,培養出了許多『外語精、專業通』的復合型青年人纔。僅東北農業大學現在在校的俄羅斯留學生就有140多名,有343名中國留學生在俄羅斯學習,其中160多名中國學生獲得了俄羅斯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但中俄合作辦學目前還存在著合作定位層次偏低、合作辦學模式單一、缺少相關法律保障等問題。他建議合作辦學項目應定位於起點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選擇有較好市場前景的學科專業,選擇層次較高且信譽較好的合作方;在合作辦學中,拋開以往單一的合作辦學模式,不同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培養模式,如融合式、嫁接式、松散型模式等,通過不同渠道吸取國外辦學的先進經驗;建議雙方要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視點下健全、完善合作辦學的法律法規,並建立起向對方通報的備忘錄制度及溝通、協商機制。

  非商業教育自治組織阿穆爾州青少年維權中心主席莫爾恰諾夫·葉戈爾則充分肯定了中俄經濟貿易合作的伙伴關系,並希望這種合作一直繼續下去。他說,阿穆爾州的總貿易額中,出口額的84%和進口額的80%都和中國密不可分。阿穆爾州向中國出口木材和木材制品、石油化工產品、汽車、金屬等,從中國進口糧食、日用品、建築材料等產品。阿穆爾州為了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還建立了專門的法律基地,來規范投資行為和維護投資者的權益。而中俄的經濟貿易合作還可以向更廣和更深的方向發展,雙方實現共贏。

  『加強地方交流,推動區域發展』,全國青聯副主席張曉蘭在發言時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她認為,地方青年交流是中俄青年交流和全國青聯對俄交往工作的重點。中俄兩國地方青年交流,尤其是以黑龍江為代表的中國東北地區與俄遠東地區青年交流蘊藏著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戰略,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開發計劃也蓄勢待發。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地方青年交流大有可為。

  團省委書記高環在發言中說,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有著3000多公裡的共同邊境線,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有著長期友好交往的傳統,中俄青年區域交流與合作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蓬勃發展的時代潮流。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中俄兩國青年加強合作,促進兩國區域間共同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