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 近日,一市民家裝污染嚴重,放味近1年有害物質仍然超標,遂將裝飾材料商告上法庭。
2005年9月,哈爾濱道裡區康安小區的張先生在新居裝修完工,准備搬家時發現,新居的氣味無法忍受。當時,張先生愛人懷孕,夫妻倆決定先通風涼一陣子再住。今年1月,張先生回到新居發現還有難聞的氣味兒,而和自己一起裝修的幾位鄰居家卻沒有這個問題。當初,張先生為實現『綠色家裝』幾乎全部使用實木板材,推敲後認定選用的油漆『有問題』。由於自家選用的油漆、膠粘劑和其他輔料全部由附近一家裝飾材料商店提供,並由對方派專人施工,張先生要求商店給自己一個說法。商店稱油漆有檢測報告沒問題,讓張先生多通風一段時間。
直到5月份,房子刺鼻的味道還是沒有減輕,張先生上消費者協會投訴。同時,環境檢測機構證實,張先生新房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質遠遠超出國家標准。裝飾商店提出污染『來自其他材料』的新說法。日前,張先生把自家噴過油漆的實木板材做進一步的材料檢測,檢測結果為TVOC(總有機揮發物)嚴重超出國家標准,於是將裝飾材料商店告上法庭。張先生告訴記者,判決結果雖然還沒出來,但這場歷時近1年的裝修糾紛已讓他感覺身心疲憊。
據室內裝飾協會哈爾濱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上半年,已有100多位市民因為裝修糾紛到監測中心取證,將裝飾公司或材料商告上法庭僅張先生一例。究其原因,有受害人維權決心不強,拿到一部分賠償款不了了之,也有裝修污染來源復雜,逐項檢測周期長、費用高,讓受害人『耗不起』的客觀原因。
業內人士建議,市民搞家裝最好在大型建材商店統一選購裝修材料或選擇裝飾公司,一旦產生污染糾紛,顧客可有效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