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電 原本只出現在花店、公園花壇裡的大棵的百合花、景天花,近日整齊排列在松北大道旁。這是哈爾濱市首次嘗試將這種宿根花栽種在交通乾道上,16.5萬株各色鮮花不僅可以在這個夏天裡搖曳生姿,第二年還能自己生長,為單調的道旁景觀增添了不少生色。
據松北區環境綜合整治辦人士介紹,以往哈爾濱市道邊綠化主要以一年生草花為主,如彩葉草、牽牛花、臭菊等,品種和色彩都比較單一,而且栽種一年後,還需要重新栽種。此次松北區引進的十餘種鮮花,都是宿根花卉,耐寒性和退化度都不錯,冬天過後,第二年它們可以自己發芽、生長。據介紹,這種宿根花的栽種成本較草花高,以往栽種一株普通道邊花卉需要2元錢左右,而宿根花僅一株鮮花花球就要1.8元左右,再加上運輸、栽種、管護費用等,成本達4元錢,因此顯得格外珍貴。為了讓花能達到最好的美觀效果,工作人員在栽種時不僅考慮到色彩搭配,還考慮到了季相變化,春天有粉色芍藥花,夏天的各色金百合、金娃娃等一直開放到秋季,秋天的紫色皇冠紫、多色的地被菊等接連出現。
昨天,記者在松北大道北段看到,鮮花栽種在松北大道的分車帶上,每隔一二百米就會出現一種鮮花,金百合、黃花菜、金娃娃等鮮花交錯出現,穿插在綠色的樹木與青草之間,顏色有金色、黃色、粉色等,在陽光下顯得非常耀眼。一些准備出城的市民紛紛把車停靠到道邊,在鮮花旁照相留念。
據專家介紹,道邊鮮花的花土是由馬糞、沙子和黑土配比而成,有一定的營養性。而要想讓道邊鮮花在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情況下還能開出又大又鮮艷的花朵來,就要保證充足的澆水量和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