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成為經濟新亮點
2006-08-16 11:09:2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志友 孫昊 於忠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6日電 壯闊的原始地貌,濃郁的民俗風情……在我省西部的旅游風景線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景區。

  經過20多年的開發建設,該縣旅游業走上了產業化道路,年均實現旅游收入6000多萬元,拉動第三產業增長8.7%,同時也給景區群眾帶來致富項目。

  早在4000多年以前,這裡就有人類生存。公元十五世紀,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第十六世孫率部游牧於此,以其分牧次序『四』而自稱『杜爾伯特』部。清順治5年,改杜爾伯特部為杜爾伯特旗,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撤旗建縣,成立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杜爾伯特蒙古族風情濃郁,動人心魄的那達慕、溫馨的蒙古包、歡快的安代舞、高亢的蒙古長調、韻味悠長的蒙古書,情深意濃的下馬酒、獨特的紅白食、祭祀敖包等優秀傳統文化,四代王爺墓地、六處遼金遺址、壽山將軍墓址等,對中外游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這裡有廣袤深邃的大草原、蜿蜒東去的嫩江水、浩瀚的葦海、百鳥競翔的連環湖、水天一色的龍虎泡,狀如奔馬的五馬沙坨山、青翠欲滴的大松林、迷人的濕地景色。『草、水、葦、藥』堪稱我省四個之最。壽山、連環湖、賽馬場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區,溫泉療養、濕地風光、民族風情特色突出。

  面對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該縣實施『大旅游』戰略,提出了建設龍江『旅游大縣』的目標,累計投資1.5億元,建成了壽山滑雪場、當奈濕地、蒙古風情園、古典獵苑等一批景區景點,實施了壽山景區湖岸治理、濕地觀鳥亭建設、旅游路鋪裝等基礎工程,開發了民族風情、濕地游覽、溫泉洗浴、滑雪等旅游項目。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位大幅提昇,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旅游收入年均在6000萬元以上,累計創造3000多個就業崗位,拉動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遞增8.7%。

  為了保證旅游業的健康發展,2004年,該縣投資96萬元,聘請香港偉信國際旅游策劃公司制定了旅游總體規劃,先後制定、出臺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管理條例》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旅游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這些法規和政策,既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環境和政策支持,又提供了法制保障。

  近兩年,依托資源、面向市場,該縣旅游招商引資達8000多萬元,建起了壽山滑雪場、大慶草原賽馬場、陽光溫泉等大型旅游項目。開發建設了連環湖、壽山、阿木塔、永珍王府新村、石人溝、五馬沙坨、松林公園、北極島、德力戈爾蒙古部落、當奈人居生態村、大慶草原賽馬場等景區景點,並先後推出了民族風情、水禽狩獵、山水風光、森林景觀、濕地觀鳥、民族賽馬等特色旅游產品,吸引了眾多的中外游客。『十五』期間,全縣接待旅游人數達170多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累計達3億多元。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該縣景區周邊農村逐步調整產業結構,雞、羊、魚、鴨、瓜果、蔬菜,不但就近找到了銷路,還賣上了好價錢。據不完全統計,有千餘戶農民圍繞景區、圍繞旅游搞種植、養殖、深加工,紛紛走上了富裕路。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