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 普通人眼裡一些廢舊的碎布頭沒有任何價值,而在民俗手工藝人陳秀萍的手中,這些碎布料就是一堆『寶貝』,經過她的拼湊、縫補這些五顏六色的布料再煥光彩,各式各樣的民間布制品,千姿百態一一呈現,布老虎、魚蛙耳枕、虎頭帽等作品件件『叫絕』。16日,正在為『第七屆哈爾濱民間民俗藝術博覽會』趕制精美藝術品的陳秀萍接受了記者采訪。
|
今年43歲的陳秀萍,2002年因為單位改制下崗了,她無意中看到電視中報道民間藝人的布藝作品節目,引起了她的興趣。於是,她在省老年大學學習起山水畫、剪紙和布貼畫。從2003年開始起嘗試制作民俗手工藝品,最初她的作品是『端午荷包』,回憶當時創作靈感,陳秀萍笑著說:『學了一年多,就想自己親手創作一些東西,把剪紙圖形、布貼畫、刺繡三者結合在一起,剛開始嘗試做小荷包,逐漸嘗試民俗掛件和立體布藝。』
做針線活,沒有不被針紮的,陳秀萍的手被紮得尤其多,陳秀萍平淡地說:『曾經做一套黑龍江流域的薩滿民族服飾,是用大馬哈魚皮縫制的,當時我的手幾乎被紮爛了,不過20多天後,看到作品完成苦都變成了「甜」。』
如今,陳秀萍做布藝越來越嫻熟,設計的靈感也越來越多,陳秀萍的布藝體現出了造型生動、立體感強的特點。其中作品布藝掛飾《五福臨門》是將做好的五只蝙蝠串成長串,用盤長結和流蘇做裝飾,給人的印象簡潔而生動,受到很多外國客人的青睞。陳秀萍笑著說:『我還將拓展自己的設計范圍,我想把民俗布藝制作成家居飾品,將手藝傳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民間」藝術,傳承民間文化。』『民博會』上,陳秀萍將與市民分享她的最新作品。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