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7日電(黑龍江日報記者 劉偉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16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分別對省政府提交的《關於黑龍江省2006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關於黑龍江省2005年財政決算和2006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關於2005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進行了審議。
審議時常委會組成人員一致認為,計劃報告充分詳實地反映了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多年沒有的好形勢;反映了省委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效果良好;反映了我省深化改革、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顯現出積極的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已步入健康發展軌道。針對我省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組成人員建議,我省立省強省的大項目與發達省份比較仍然較少,應當加大對好項目的投資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的有力政策和支持;在改變企業難貸款、銀行貸款難方面,最關鍵的是要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把誠信建設放在首位;為了擴大就業,應以大公司為龍頭,以大中小企業集聚的產業集群為載體,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資源精深加工和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以及第三產業,增強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今後考核企業應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企業自身也應努力適應市場需求,自主創新,既要解決好體制機制問題,也應強化內部管理;省委關於『發展縣域經濟的決定』,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相關政策,有關部門應認真抓好落實。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努力取得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組成人員認為,過去的一年,省政府及其財稅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省級預算;2006年上半年全省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財政收入扭轉了上年增長乏力的局面,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組成人員認為,預算編制還不夠科學,年初預算收入安排過低,造成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差距較大,因此,要正確判斷形勢,准確預測財政收入,使之符合預算法要求和我省客觀實際,避免留有過多餘地;堅持預算的嚴肅性,一經人大批准,政府及各部門的領導要帶頭嚴格執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按照公共財政支出的要求,完善定額標准,科學合理地安排部門預算支出,盡快改變一些預算單位發生的追加預算的情況,支出項目原則上不予追加,增強預算執行的剛性約束;大力發展地方經濟,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強化財稅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財政管理重點應放在增收節支上,要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組成人員認為,審計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地反映了我省預算執行審計的基本情況,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的關於加強財政財務管理的意見也是切實可行的。審計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對於堅持依法理財、維護財經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建議,要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繼續圍繞全省經濟建設中心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大審計的力度,強化預算審計,確保收入預算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確保全部收支納入人大監督,提高預算執行的效果;加大對專項資金、重點領域和有二次資金分配權部門的審計力度,促進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努力對資金分配和使用實行全程監督;加強效益審計,促進財政資金安全運行、有效使用;積極實施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增強透明度,推進社會監督的民主化進程。要認真落實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對問題嚴重屢查屢犯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加強財經法律法規的學習貫徹,建立健全與財政財務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和機制,規范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的行政行為,強化約束和自我約束,不斷提高依法理財能力水平,推進我省依法行政的進程。審計機關要加大對審計決定落實情況的督辦力度,省政府要在2006年底前將糾正情況和處理結果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