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說明】圖為1952年發的結婚證書。 |
東北網8月18日電 80歲讀者楊世山日前向記者展示了一份54前的《結婚證書》。據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的負責人表示,這份結婚證是我國首部《婚姻法》頒布後,目前在黑龍江省發現的年代最久的《結婚證書》。
這張由『松江省富錦縣第拾區人民證府』核發,編號為『1952年結字第壹號』的結婚證書樣式很像一個大獎狀。頒發日期為『1952年2月2日』,蓋有『富錦縣人民政府印』及區長印章。
《結婚證書》背面印有『《婚姻法》第八條:『夫婦有互敬、互愛、互相幫助、互相扶養,和睦團結,勞動生產,哺育子女,為家庭幸福和社會建設而共同奮斗的義務』的內容。
據了解,楊世山是富錦縣同江鎮人,1946年當兵。1952年,26歲的他與20歲的鄰居程克有經自由戀愛後商定結婚,2月2日二人來到富錦縣第十區人民政府。
楊世山回憶,在頒發證書時,除了政府的工作人員外,還有區長梅鴻興。梅區長表示:『你們是咱們區第一個來領取結婚證的,是第一號。』大家對二人的結合表示祝賀。回家後,二人將《結婚證書》裝裱在像框中,掛在屋中最醒目的牆上。
楊世山說,當時的《結婚證書》有三部分,一頁給男方、一頁給女方、另一頁由政府存檔。目前,二人保存下來的只有發給男方的一頁。54年來,二人相濡以沫,而這份《結婚證書》則由於後來家庭變遷,一直夾在書中珍藏。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自1950年4月第一部《婚姻法》頒布以來,黑龍江省各地區開始發放樣式不同的《結婚證書》,但由於人們對結婚登記的認識程度有限,當時進行結婚登記的新人並不太多。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在此之前,民政部門在黑龍江省發現的建國後最早的結婚證是一份1968年、由一位阿城居民提供的結婚證。而楊世山老人這份1952年的《結婚證書》面世,無疑是黑龍江省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的結婚證。這對研究黑龍江省的婚姻發展史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