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9日電 題:讓『宏志班』還教育本來面目——記省實驗中學自籌資金承辦省級『宏志班』
記者 印蕾
今年9月,全省30名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無力完成高中學業的學生將走進黑龍江省實驗中學,在『宏志班』實現他們求學的夢想,用知識改變命運。作為全省首家完全自籌資金承辦省級『宏志班』的學校,黑龍江省實驗中學全校總動員,目標是將『宏志班』這件好事辦實,把好事辦好。
不算經濟賬,社會價值高於經濟利益
在黑龍江省實驗中學承辦省級『宏志班』之前,自2002年起,哈爾濱第三中學、大慶實驗中學、佳木斯市第一中學曾先後承辦過國家級宏志班,與上述這些學校不同的是,黑龍江省實驗中學是全省首家完全自籌資金承辦省級『宏志班』的學校。找到黑龍江省實驗中學校長於學書,我們免不了要和他算一筆經濟賬:錄取一個『宏志班』學生,每年每人學校為其投入9000元,如果收一個擇校生,每個學生每年要向學校交納學費7000元,算下來,每錄取一名宏志生,學校可能就會少收入上萬元。『但是我們不算經濟賬,教育是公益的事業,我們希望通過舉辦宏志班還教育本來的面目。』
承辦『宏志班』,最終在社會價值上有所收獲成了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追求。在實驗中學采訪,很多老師紛紛表示,希望宏志班可以給更多家庭貧困的學生開闢成人成纔的成功之路,使更多的優秀貧困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弘揚重視知識、重視教育的社會風尚,從而帶動社會各界來支持教育事業。同時,『宏志班』在一定意義上還體現了教育平等、體現著社會進步。
第一個『宏志爸爸』
到省實驗中學采訪前,省文明辦秘書處副處長穆喜穎告訴我們,在全省開辦『宏志班』的學校中,『宏志班』班主任都是女老師,『宏志班』已經有了8個『宏志媽媽』;省實驗中學將產生第一個『宏志爸爸』。
『宏志爸爸』叫王洪軍,即將擔任2006級宏志班班主任。記者找到王洪軍,他正忙著鑽研《春風化雨潤心田——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高中宏志班班主任論文集》。『挺光榮,有壓力,更要擔負責任』,王老師這樣看待即將擔任的這項工作。
別看僅僅有5年教齡的王老師很年輕,卻是學校裡的業務骨乾。談及『宏志班』,王老師認為,『宏志班是個特殊的群體,要針對宏志班同學特殊的心理制定相應的班主任工作方案。這個班的學生可能不光要出成績,重要的是讓學生健康成長,成人成纔。我會更有愛心,更細心、更耐心的和他們一起學習生活。』
眾人拾柴火焰高
早在2004年,省實驗中學就有承辦宏志班的想法,隨即向黑龍江省教育廳打了申請報告。今年終於被批准。學校隨即動員各方力量開始為宏志班作各種准備。成立組織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宏志班』的各項工作;教學方面,選派優秀的老師擔任宏志班的任課教師;生活上,『宏志班』的學生均在學校免費食宿,學校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德育主任夏喜泉介紹說,學校早在3年前成立了愛心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於學校師生的捐款,用於資助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現在愛心基金將在幫助『宏志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愛心基金會將號召學校的師生、校友及社會知名人士共同獻愛心,力爭社會支持,弘揚宏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