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1日電 牡丹江市郊區嶺東村,近年來種植無公害黏苞米,農民年人均收入由400元提高到3260元,提高了8倍。
嶺東村是個僅有130戶人家的小村莊,氣候條件決定了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苞米,又有兩條大嶺阻隔,交通不便。過去,農民年人均收入僅幾百元,村黨支部書記趙金田為此愁得夠嗆。後來,他發現南方人非常喜歡吃北方的黏苞米,他掐指一算:一棒黏苞米本地批發價3角,運到南方批發價就成了七八角,零售價2元一棒,漲了6倍的價錢。於是,他就動員村民種植黏苞米。南方一些精明的商家瞄准了嶺東村,從村裡統一收購黏苞米,經過蒸汽加工冷凍後,運到南方銷售。嶺東村每年種植的近180萬棒黏苞米,不等過年就銷售一空。如今,嶺東村已在南京、上海設立了銷售處,村裡一座佔地1200平方米的冷庫也即將竣工。
眼下就到了苞米收獲季節,嶺東村村民望著豐收的田野,聞著苞米穗的清香,心都醉了。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