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電 最近因紅眼病來醫院就診的比較多,這與秋夏換季有關,這期間因不適應季節更換而得上感的人比較多,同時引起其他病毒感染,如紅眼病便是這種情況之一。
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一般為1?2天,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還可借助水傳染,如游泳池水等。臨床表現為結膜水腫、充血,點片狀結膜充血、伴眼球異物感、流淚、眼痛等癥狀。
『紅眼病』主要在夏秋季流行,春夏氣候轉暖時也有發生。居住條件擁擠、環境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慣等都會加速該病傳播。為此,應嚴格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泳池則要加強對游泳人員的檢查。健康者游泳完畢後一定要點眼藥水防止感染。
感染『紅眼病』後,初期會出現紅腫熱痛感,可采用冷敷方法減輕癥狀,常有些患者誤以為熱敷效果更好,其實恰恰這樣會加重病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閉眼休息,避免長時間用電腦、讀書等用眼活動,盡量減少對眼球的刺激。此外還要避免進食辛辣,對眼睛產生不良刺激。
責任編輯:孟麗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