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繁榮 中俄科技合作論壇開幕
2006-08-22 10:31:5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齊智傑 吳天飛 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2日電 2006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俄科技合作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哈爾濱中俄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科技合作高層論壇,昨天下午在華旗飯店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國家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景安,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科技參贊甘申,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分別致詞。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副省長劉學良主持論壇。副市長張桂華及省科技廳負責人參加論壇。

  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5個國家的112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將有6位中方、12位外方專家學者發表主題演講。中外專家學者將結合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俄羅斯遠東經濟振興等各國、各區域經濟計劃的實施,就加強雙邊、多邊科技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創新型人纔等方面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張景安在致詞中說,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中俄兩國面向21世紀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逐步確立,中國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科技合作進入一個快速發展、互惠雙贏、利益趨同的成熟階段。舉辦本次論壇的宗旨,就是以中國『俄羅斯年』為契機,遵循友誼、交流、合作、發展的宗旨,共同研究探索加強國際區域科技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的新途徑。

  張景安指出,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科技創新人纔優勢,是中國富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但在進一步發展的道路上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2003年,中國政府作出了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東北地區將成為中國內地經濟發展又一個新的增長點。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其根本途徑是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所擁有的世界一流科技實力,與中國東北地區的技術需求、產業基礎之間形成了鮮明的互補關系,這次論壇將為彼此之間共同發展科技、繁榮經濟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希望與會各方本著互惠互信的原則,攜手推進科技合作再上新臺階,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目標。

  杜祥琬在致詞中說,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在能源、石化等工程科技領域具有傳統優勢,有較高的教育和文化水平。中國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汽車、機械制造、能源、石化等重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豐富,人纔充裕。要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實現中俄相鄰地區相關產業的推動和昇級,努力實現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及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及東歐等國經濟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此次論壇作為中國『俄羅斯年』的一項重要活動,相信必將對中俄兩國的經濟科技發展、中俄兩國雙邊經貿合作及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區域發展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昨天下午,清華大學潘際鑾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謝爾基延科院士、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梁維燕院士、哈薩克斯坦國家科學院茹林諾夫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中俄經濟技術合作研究所所長孫長雄、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副校長拉赫瑪諾夫、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朱鴻傑、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技術創新中心布茲尼克院士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論壇將於今天上午繼續進行。

責任編輯:強銳

第十七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