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把科技合作變成現實生產力 中俄專家論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
2006-08-22 15:19: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薛婧 樊金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2日電 科技合作進一步推進

  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部的朱鴻傑提出如下建議:

  建立對俄科技合作的協調機制。為了加強對俄科技合作成果的產業化,建議充分利用現行的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加強科技合作分委員會、軍技合作分委員會以及經貿合作分委員會和銀行合作分委員會的橫向聯系和相互配合。

  結合大項目的實施,加快雙邊的科技合作。一些大型合作項目技術含量很高,往往要歷時若乾年纔能完成。在這些項目實施過程中,常年雲集大批專家。這是吸納國外高新技術的極好機會。

  盡快建立中俄科技合作的中介機構和諮詢評估機構。由於缺乏中介機構和諮詢評估機構,俄許多科研機構的技術成果清單至今得不到評估,難以實現技術商品的轉讓和交易。為了加快對俄技術成果的引進和消化,建議采取政府(科技部)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不同層次的、高效率和專業化的中俄科技合作中介機構和諮詢評估機構,組織熟悉俄技術的專家和學者參與其中,對從俄引進項目的技術水平、市場前景、經濟效益等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評估,為俄技術成果的轉化服務。

  建立全國性的中俄科技合作信息網絡系統。目前,這種先進的媒介手段尚未得到普及應用。大多數應用性合作項目多是通過熟知俄技術的專家學者的推介實行對接的。我國對俄科技合作比較密集的『高開區』、『經開區』雖各自都收集了有關信息並且制作了網頁,但彼此缺乏聯系,難以做到資源共享及項目快速對接。一些有錢的企業家苦於找不到好項目;而一些有前景的項目往往由於信息不通找不到合作者。為了加快對俄科技合作及其產業化的步伐,應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中俄科技合作信息網絡系統。把科技合作變成現實生產力

  清華大學中俄輕金屬材料國際合作研發中心的潘際鑾院士說:『國際科技合作也必須面向經濟建設。』近年來,我們的對俄科技合作與交流方式從一般性、禮節性來往過渡到實質性交流;從過去相互考察,參加學術會議、講學等形式發展到合作研究、合辦實驗室、成立合作研發中心。合作交流的領域也在擴大,從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到共同研制開發大型裝備及其關鍵技術;從一般的基礎研究項目,到結合國家攻關計劃和863項目開展高技術研究。

  科技合作的目的是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最終接受新技術,並把它變為現實生產力。所以,我們始終牢記為企業服務的宗旨。每次俄羅斯專家來華講學,我們都通知相關企業代表來參加活動。俄羅斯專家備課認真,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既有最新技術,又有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我們還組織俄羅斯專家到相關企業參觀訪問,幫助解決一些技術難題。俄羅斯高等教育啟示頗多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俄經濟技術合作研究所所長孫長雄說,俄羅斯大學定位清晰,高校的任務目標明確,分為四類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服務型大學、職業型大學。我國也應對各高校進行明確的分類,確立其發展目標、任務要求,這樣纔能更好的發揮各類高校的職能,同時也有利政府因地制宜的對高校進行經費投入及高校識別自身發展方向,各盡所長。

  我國高校教師中的博士率較低,教師中的院士人數則更少,可見我國教師中的專業人纔貧乏。所以我國要增加教師數量,並根據高校類型和專業來合理配置師資,確定師生比,並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形成博專貫通、教研兼修、內外結合的師資隊伍。更重要的是,我國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應抓緊培養各學科的科研人纔、骨乾人纔及學科帶頭人,促進高校的學科發展和科研水平,努力提昇教師中的博士率,培養他們嚴肅認真的精神、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使教師不僅成為德纔兼備的教學能手,同時成長為高水平的科研人纔。高度重視科技領軍人物的培養,要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的領軍人物並強調進行開放式培養;明確提出要高度重視技術科學的發展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把科學成果轉化為工程應用的能力。

  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毗鄰,有著優越的地域優勢。其高校與俄羅斯的有關院校已有幾十年的友好合作與交流,這為我們與俄羅斯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令俄羅斯矚目,教育水平與質量正逐步被世界認可,俄羅斯學生在其國內學習漢語的勢頭看漲,出現了『漢語熱』的局面。我們應利用各類資源抓住機遇,與俄羅斯的一些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應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導向,進行兩國合作辦學、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等交流。合作的形式可多種多樣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院長謝爾基延科院士說,中俄開展合作的形式可多種多樣。如提供技術服務;參與組織生產;建立科研生產部門;出售許可證和技術等等。如果合作過程中出現疑難問題,我們可派專家去中國講學,提供有關具體技術問題的諮詢。我們同吉林省在這方面有著可以借鑒的經驗。我們希望並且努力把這些經驗推廣到黑龍江省以及中國的其他省份。特別在哈爾濱這樣具有優越條件的基地,可以組織長期性的講學諮詢活動,我這裡首先指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和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