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16位院士齊聚冰城探討研發節能技術培養年輕人纔
2006-08-23 05:56:1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澤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如何達成中國與獨聯體國家之間區域經濟合作?如何利用各自資源、產業優勢,實現互補發展?如何培養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創新型人纔?22日,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16位院士齊聚冰城,就如何加強科研領域合作、培養高水平的專業人纔及大家共同關注的節約能源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座談。

  

         能源安全合作前景廣闊

  米哈列維奇·亞力山大是白俄羅斯熱地質研究所院士。他說,中國是白俄羅斯主要的經貿合作伙伴,兩國在經濟上有互補性。目前,兩國的合作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能源安全問題。

  據亞力山大介紹,在白俄羅斯,水、電、煤炭、石油等一些重要能源都要在作出規劃後,纔投入到生產中去,這個規劃指導期一般為10年左右。政府還專門立法,約束企業節約能源。比如,在白俄羅斯,一些大企業新投產的能源項目,須由國家科學院審批同意後方能進行。

  亞力山大希望中國工程院的專家們以及一些大學研究機構的專門人員,同白俄羅斯的學者探討能源安全領域的相關課題,將這些成果應用於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以及兩國的經濟合作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說,俄羅斯等國在能源、石化等工程科技領域具有傳統優勢。中國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汽車、機械制造、能源、石化等重工業基礎雄厚。在能源節約方面,老工業基地企業要多向獨聯體國家學習。

  

         『年輕人纔』不可或缺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說,東北老工業基地在進一步發展的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困難。而首要的問題就是人纔培養,特別是專業性人纔的培養。潘際鑾說,獨聯體國家基礎研究做得好,值得學習,希望中國多派一些年輕的科技人纔到獨聯體國家,與他們共同進行研發合作。

  哈薩克斯坦科教部、南哈薩克斯坦國立大學院士比時巴那夫·瓦列漢說,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經濟發展已經沒有國界,兩個國家都需要在引進人纔方面下功夫。近10年來,哈薩克斯坦與德國、捷克、荷蘭等歐盟國家在人纔的培養上,有著成功的交流合作。目前,哈薩克斯坦在電子、化工、農業方面,培養了很多競爭力很強的年輕人纔,他們為哈薩克斯坦的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瓦列漢希望,哈薩克斯坦今後同中國在教育領域加強合作,著重培養年輕的科技人纔。

  中國工程院院士梁維燕說,在哈爾濱,老工業基地改造中有一個特殊現象,國家重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少,一些高精尖人纔的年齡又普遍偏大,企業創新型人纔極度匱乏。所以,如何培養年輕人纔是老工業基地企業必須注意的問題。梁維燕希望,老工業基地企業能多派一些年輕的技術骨乾到獨聯體國家去學習。梁維燕表示,這種合作完全可以讓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到國外企業中去學習新技術,學習新觀念。

  

         俄中專家合作搞科研

  俄羅斯農業及食品工業研究所院士科切達夫·瓦列裡·謝爾蓋耶維奇對黑龍江的食品工業、農業等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他說,目前,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都致力於研究怎樣從動植物身上分離蛋白質,俄羅斯農業及食品工業研究所也在研究從麥子中深度提取蛋白質的方法。據他所知,哈爾濱農業科學研究院就有這方面經驗的人纔,他希望與中國的研究機構展開農業科研合作。

  來自全俄植保所的院士帕弗柳申·弗拉基米爾帶來了他的新課題。弗拉基米爾說,現在種植農作物普遍都用化肥,但使用化肥後,農作物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全俄植保所正在研究一項新的技術,即用一種新的生物制劑來培養農作物,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化肥毒害作用。弗拉基米爾表示,黑龍江是農業大省,他願意把他的科研成果帶到黑龍江,為黑龍江的農業發展貢獻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