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8月23日電 20日中午12時許,市民袁先生反映,在哈爾濱市道外區先鋒路有人打開下水井打撈上面漂浮的油脂。記者立即驅車前往。
經過尋找,12時30分,在先鋒路243號一家酒店前,記者見到了一輛藍色松花江牌雙排座小貨車,該車貨廂內放置兩個裝原油的大黑空桶、兩個水桶和一大一小長約三米左右的兩個勺子。車上下來兩個人,駕駛員帶領一名工人,拿著水桶、大勺子和一根鐵?來到一個距路邊10米左右、距酒店外牆只有兩三米遠的下水井旁,工人用鐵?熟練地打開井蓋,一股臭氣頓時散發在空氣中。
記者上前看到,工人用大勺子輕輕地打撈下水井中漂在上面的油脂,其中摻雜著各種已經難以分辨的污物。記者佯裝好奇進行詢問,男駕駛員警覺地自稱是『環衛』的,來清理下水道。記者又問,清理下水井應該通下面的雜物,怎麼專撈上面的油呢?對方不回答,打撈了4桶泔水油後,匆匆離開。記者看到藍色微型貨車上沒有任何單位名稱的標注。
據酒店一男服務員講,這伙人每周都會來一次,不清楚是哪的。
記者又開車跟蹤,在南直橋附近一石材市場對面,藍色貨車上的工人又打開一個下水井蓋,打撈地溝油,但見記者跟蹤過來,工人來不及蓋好井蓋就上車離去,並在先鋒路與嵩山路附近消失。
21日,記者與『建設系統服務熱線12319』聯系。經『12319』工作人員向全市多個部門調查後反饋,20日當天,環衛部門並沒有在先鋒路進行清污作業。藍色小貨車也不是環衛部門的。
冒著『環衛』之名私自撈取地溝油,目的又是什麼呢?據業內人士講,地溝油雖然屬於廢物,但經過深加工後,可以成為化學、制藥的原材料,這種加工過程非常復雜,收取地溝油也需要有資質的單位在經過審批後方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