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電 為期四天的黑龍江省首屆『金博會』結束了,來自省內外的企業及境外的一些金融機構摩拳擦掌,做了充足的准備,希望有合作大單入賬,不想幾天下來卻收獲甚微,黑龍江省舉辦的首屆『金博會』遭遇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寒流。面對大多數企業失望的目光,我們不禁要反思,『金博會』該吸取哪些經驗和教訓,以後纔能實現多贏並漸入佳境?
定位不准參展企業魚龍混雜
本屆『金博會』全名首屆黑龍江金融理財文化節暨2006黑龍江國際投資理財博覽會,來自境內外的企業號稱100多家:既有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又有房地產開發公司、北京鼎暉元茂科技有限公司、卡西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營業部等企業,還有美國宗宗珠寶集團珂珂銀飾、北京中美奇樂兒童理發有限公司等一些連鎖機構……正如『金博會』組織部門有關人士所說,大到老工業基地項目,小到針頭線腦的微小企業,『金博會』既然旨在『管理財富、把握投資、金融服務、振興龍江』就會給任何一個企業展示自己的舞臺。
然而正因如此,許多企業反而找不到了自身位置。展會上大的企業寥寥無幾,有的企業牌子上了展會,人卻見不到一個。究其原因,原來是一些大的企業聽說展會大企業光顧少,可能與一些中小企業一起亮相,臨時改了主意。而同時,一些來了展會的微小企業也怨聲載道。美國宗宗珠寶集團哈爾濱辦事處區督導趙啟海說,他所在企業雖然是連鎖機構,卻是小企業。展會前,有關部門說會有很多小企業來參加,尤其是連鎖機構。等來了纔發現,像他們這樣的企業沒幾家,花了四千多塊錢,卻一點收獲也沒有,四天裡來詢問的人少得可憐。讓他們始終覺得來錯了地方。去年他們也參加了一個中小企業貿易洽談會,由於參展商都是小企業,彼此之間互通有無,大家收獲都很大。
本地企業參與不足坐失良機
按理說,黑龍江省首屆金博會,黑龍江的企業佔盡了天時、地利,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但是據了解,此屆金博會本地企業參與甚少,參展的幾家規模不大的企業,也只是露了一面,似乎對展會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對此中行黑龍江省分行公司業務部張軍勇總經理說,對於這個展會他們進行了充分的准備,一方面希望跟更多的企業接觸,一方面希望和老百姓拉近距離。現在看來,後一個目的似乎達到了,而前一個卻留下了遺憾,因為本地企業參與太少。從『金博會』來看,幾乎哈市所有的大銀行都一應到齊,這對企業來說,是極好的了解金融機構為自己尋找資金流的機會,因為要不是金博會,平時是很難有這樣一個平臺,把這麼多家金融機構聚到一起供自己選擇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絕對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好機會。而黑龍江省的企業由於重視不足,不願意參與其中,真的讓人有坐失良機的遺憾。
『金博會』助推金融生態環境改善
無論是『金博會』定位不准,還是本地企業參與不足,黑龍江省一股份制銀行有關負責人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黑龍江省金融生態環境不盡人意的一面。受經濟因素影響,黑龍江省金融業發展不如國內發達地區活躍,因而造成投資渠道窄,投資風險大,企業發展受資金困擾,老百姓手裡握著錢不願去冒風險投資。從這個意義上說,『金博會』遇冷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同北京、上海這些金融生態環境較好、金融活躍的地區比,在他們舉辦了兩三屆金博會後,黑龍江省就有了第一屆金博會。這正如首屆『金博會』組織部門有關負責人所說,今年黑龍江舉辦了自己的『金博會』,以黑龍江經濟發展狀況來說確實是超前的,從這個意義說,出現一些問題也是合乎常理的。問題是我們能以首屆『金博會』的遇冷進行反思,這樣它纔能走得更遠,同時纔能讓它成為改善黑龍江省金融生態環境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