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搶佔制高點 從"哈科會"看哈爾濱對俄科技合作戰略昇級
2006-08-24 14:04: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齊智傑 韓麗平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4日電 8月21日,『哈科會』大幕開啟,當中俄專家、學者、企業家匯聚一堂話友誼、談合作、謀發展之際,哈爾濱如何搶佔對俄科技合作戰略制高點成為熱點話題。

  放大優勢建立可持續的合作關系

  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和歷史人文優勢、強大的人纔資源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深厚的合作淵源、豐富的合作實踐經驗,這五大對俄科技合作優勢,使哈爾濱當仁不讓地成為全國對俄科技合作的先行者。

  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李凱英說,我們要珍惜多年來與俄羅斯形成的這種源遠流長的友誼,要珍惜彼此之間的信任。要在對俄合作戰略昇級的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立足自身區位優勢做好對俄科技合作的同時,為其它省市搭好輻射平臺。李凱英告訴記者,『哈科會』就是為全國搭建起一個平臺,將俄羅斯的先進技術和適合我們的成果拿到大學、科研機構及企業家面前,通過充分交流和洽談取得共識,實現優勢互補。

  記者在『哈科會』上感受到了雙方科技界深厚的友誼在這次會議上得到新提昇。作為老一輩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梁維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總會動情地談到他和老一代俄羅斯科學家共同工作時產生的深厚友情。他說,『哈科會』給雙方更多的中青年科學家創造接觸、交流合作的機會,從而會將這種友誼世代相傳下去。

  搭建平臺棋高一招邁上新臺階

  來自上海、山東、新疆、長春等28個省市的參會團隊齊集哈爾濱,從中方參會成員的構成情況看,『哈科會』真正成為輻射全國的大平臺。

  在項目展覽區,記者見到了遼寧省喀左縣科技局局長廉樹華,他告訴記者,由於是第一次參會,他只帶了兩個企業過來,到這裡一看,發現機會很多。下次一定要多帶一些企業來。而且在展覽上,他還記錄下了三四個比較好的項目信息,准備回去傳遞給企業。

  尚志市植物研究所王躍英副所長在展覽會上轉了一圈也感到特別興奮,他說,『原來我們一個小縣城的企業想到俄羅斯尋求科技合作太難了,再說即使能去上,也只能見到俄羅斯的一兩個科學家,了解一兩個項目,這一下子有這麼多項目供你選擇,這麼多科學家可以與你見面洽談,真是太難得了。』

  在一片叫好聲中,『哈科會』實現了為全國搭平臺,促全國對俄科技合作進步的初衷,也讓黑龍江省、哈市的對俄科技合作邁上了新臺階。並且,『哈科會』對於哈爾濱本身來說,就是雙贏的舉動,這一點,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有著獨到的見解。王樹國說,哈爾濱和俄羅斯的感情是經過若乾年積淀的,這是哈爾濱優勢所在,所以我覺得,交朋友,搭舞臺,為全國提供契機,這是我們『哈科會』的重要作用所在。同時,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一點都不吃虧,這個平臺搭起來以後,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能源流這五大要素都圍繞咱們轉呢,咱們是中心啊!誰要和俄羅斯合作,無論是天南地北的,你都得到這個平臺上來,你就得到黑龍江、哈爾濱來,這五大要素圍繞著哪個區域轉,哪個區域就越活躍,經濟發展得就越快。這就是文化支橕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

  『但如果僅僅把這個平臺的意義局限在市場上、經濟上又太窄了。』王樹國說,因為他相對於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和諧,兩國之間的和諧和長久的發展,其意義遠比在會議期間簽訂多少項目重要。

  珍惜機遇為優勢增添新動力

  獨一無二的優勢,良好的合作基礎,在國際國內對俄科技合作熱情越來越高漲的大環境下,成為哈市必須更上層樓的壓力。

  從申辦到成功創辦『哈科會』,哈爾濱為實施對俄科技合作戰略昇級所做的努力可見一斑。不僅如此,市政府每年撥出1500萬元作為對俄科技合作專項資金,500萬元用於合作研發,1000萬元用於合作產業化。省政府每年從產業化專項資金裡撥出2400萬元用於支持對俄合作項目。對於在『哈科會』期間成功對接、達成正式合作簽約所形成的後續研發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市政府將在安排攻關計劃上予以優先支持;產業化合作項目優先列入對俄科技合作產業化計劃,以及優先享受入駐對俄合作主業園區等優惠政策;對重大科技開發項目市政府將給予開發銀行軟貸款支持。

  『長期以來,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是制約哈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切實解決創新能力的問題。』李凱英告訴記者,一是要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苦練基本功,提高自身造血機能;二是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尖端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後續創新,立足高起點,實現趕超和跨越。中俄科技合作的核心目的在於,通過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滿足兩國不斷增長的經濟社會發展技術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過程,提高技術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能力。從這一點講,對俄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可能成為我們進一步提高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的最好平臺,也是省和哈市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一條捷徑。

  李凱英說,總結幾年來的實踐經驗,分析今後一個時期對俄合作發展的總體趨勢,對俄科技合作有兩個問題需要強調,一是解決認識問題,要消除誤區。諸如有些人認為俄羅斯原創技術成熟性差,引進消化吸收風險大,不如引進西方的技術見效快等等,影響了對俄合作的積極性。而實際上,俄羅斯在國際基礎科學研究的102項尖端技術中,有52項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與對西方國家的科技合作相比,對俄科技合作能夠在引進高端技術消化吸收基礎上,開展後續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有利於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開展對俄科技合作,相對與歐美等國家的科技合作信任度高、成本較低、收效高。第二,我們合作的基點一定是堅持互利雙贏,優勢互補,只有在誠信的基礎上,這樣交流合作纔能越來越好,纔能互相支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