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玉米經濟助青岡縣走出黑龍江省弱縣行列
2006-08-25 10:38: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5日電 近日,青岡縣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中國玉米之鄉』和『萬壽菊之鄉』兩個稱號。近年來,青岡叫響『發展玉米經濟,建設玉米工業城』的口號,多元融資,城鄉聯動,玉米產業蓬勃而興;畜牧、特色綠色食品、林木三個產業相輔而行。今年,確定實施25個重點工業項目,總投資達1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1億元。青岡不但走出我省弱縣行列,還躋身於全國競爭力提昇速度最快的百縣之一。

  玉米加工成『航母』

  青岡曾是出名的貧困縣。

  如何擺脫貧困現狀,成為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急需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實現3年脫貧的奮斗目標,把目標定位在玉米產業大項目上。』縣委書記徐承運說。

  全縣第一位的工作是引進35萬噸玉米淀粉擴建項目,徐承運上任的第3天就到龍鳳玉米公司了解情況,第4天就風風火火赴山東諸城,對接洽談。35萬噸玉米淀粉生產加工項目落地,使青岡邁出了做大玉米產業的第一步,縣域經濟由此萌生轉機。

  玉米,成為青岡縣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青岡成立龍鳳玉米公司服務辦公室,舉全縣之力抓玉米項目推進落實,青岡玉米資源優勢和青岡人發展玉米產業的熱誠和恆心,使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在青岡的投資規模一擴再擴,總經理王聚泉表示:『山東總部將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打造青岡玉米工業城。』幾年來,公司總部一再追加投資,先後投資10.5億元,建設了50萬噸玉米綜合深加工項目、熱電聯產項目、污水處理項目和5萬噸谷氨酸等一大批生產項目。使青岡年加工玉米量將達到100萬噸,龍鳳玉米公司成為亞洲單廠處理玉米最大的企業。

  目前,玉米產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支橕青岡縣域經濟走出低谷的『黃金產業』。近年來,全縣玉米種植面積始終保持在140萬畝以上,玉米價格每公斤比周邊市縣高0.04元,僅此一項,每年就為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

  三年引資15億元

  善融資、能抓項目,想乾事、能乾事、乾成事,是青岡為激勵乾部創業在選拔任用上制定的硬條件。去年以來,基層乾部共聯系、洽談各類項目84個,領辦創辦加工企業15個,上馬了萬壽菊加工、糠醛生產、生豬屠宰等一大批工業項目。目前,全縣有397名鄉村黨員乾部以服務中心為載體,領辦產業項目118個,推動了各業發展。

  禎祥鎮每年葵花商品量都在5萬噸左右,品種好,但缺少品牌和加工,禎祥鎮黨委書記隋旭鵬到杭州洽洽集團、溫州大好大集團等地考察時,買來瓜子等炒貨,按照包裝袋上的聯系電話一一打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北京的客商相中了禎祥豐富的有機葵花資源,在這裡投資建設了黑龍江聖夫爾食品有限公司。

  項目『熱』,使青岡主導產業與域外優質資本有機嫁接,一個既無區位優勢,又無礦產資源的典型農業縣份,在短短3年時間裡共開發建設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15.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3個。

  玉米為主業縱伸循環發展

  橫向擴張做強做大玉米產業。今年6月,50萬噸玉米綜合加工項目投產,5萬噸谷氨酸和萬噸總溶劑及玉米研發中心奠基,標志著玉米產業『航母』又添新成員。目前,青岡已有龍鳳玉米開發公司、昊天食品有限公司、金安熱力公司、中和天成化工有限公司等11個玉米產業化龍頭企業,這些項目支橕玉米產業越做越大。現在玉米已經成為該縣絕對意義上的『支柱產業』。

  縱向延伸循環式發展。糠醛加工、秸稈飼料生產、玉米皮編織等8個玉米產業加工項目,使玉米從粒到芯、稈、皮初步實現吃乾榨淨。以前毫無用處的廢棄玉米秸稈現在成了寶貝。

  青岡人在實乾中變得精明。立足現有的農業資源,繼續打造以糧、畜、林資源加工為重點的工業項目。萬壽菊、葵花發展不成大產業就成小產業,去年,萬壽菊基地面積達8.7萬畝,平均畝產近0.7噸,總產5.5萬噸;農戶實現畝收入500元,畝純效益350元。年綜合加工50萬噸玉米的龍鳳玉米開發公司;國家級百萬畝綠色食品玉米標准化生產基地;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47.7%,漸趨『半壁江山』;林木蓄積量115萬立方米,蘊含的經濟價值達5.2億元,這些構成青岡以玉米為縣域經濟發展棟梁、特色綠色、畜牧和林業為主調的勢頭強勁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