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運用科技手段多方采取措施 墾區全力防病減災保豐收
2006-08-28 07:55: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沈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電 今年播種3200萬畝糧豆的我省墾區,面對異常的氣候形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多方采取措施全力防病減災,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據省農墾總局農業局最新統計,截至目前,全局仍有千餘臺各類機械、10餘架飛機在排水、中耕、噴藥、施肥作業,病、害、災防治、追肥總面積已達7272.4萬畝,水稻、芸豆等個別受病害嚴重的作物最多已作業6遍,基本控制了災情。

  墾區今年遇上了歷史上少有的災害性年份。自春播以來旱、澇、風、低溫、凍、雹、病蟲等災害不斷。特別是7月以來的持續降雨,造成700多萬畝豆類和雜糧作物出現嚴重洪澇,50多萬畝水稻出現瘟病苗頭。遭災最重的北安分局400萬畝耕地成災面積150多萬畝,有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土壤飽和有明水。

  為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他們在全墾區普遍調查摸清病災底數的基礎上,區別不同情況分類采取措施,重災重治。先後4次發出明傳電報,要求各地按年初制定的除災防害日程表推進。調集全墾、區精銳力量一面搶排田間積水,一面采取地面機械和空中飛機相結合的立體作業方式,全作物、全面積突擊。對水稻增施葉面肥、噴藥防治稻瘟病,推廣『淺濕乾』等人為增溫、促早熟手段,實現淺水促?增產。對大豆玉米等晚秋大田普遍航化作業,增加中耕遍數,追施鉀肥促早熟。

  農墾總局農業局介紹說,目前,全墾區防病減災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麥類作物已完成收獲,平均畝產295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近2900萬畝大田和晚秋雜糧除個別受災較重絕產地塊外,大部長勢良好。後期如不遇早霜凍害,糧豆總產仍不會低於去年,保持在100億公斤以上,為保證全省農業災年獲得好收成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