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道裡區年內11個村形成沼氣產業化
2006-08-28 10:17: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世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電 哈爾濱市第一個農村沼氣國債項目落戶道裡區。從28日起建設工程破土動工,年內投資338.4萬元的國債資金在道裡區農村建設1410個沼氣池,徹底改變11個村農民生活用能結構,讓村屯率先告別柴草堆和牛糞堆。

  道裡區在全市城郊農村中是一個養奶牛的大區,在奶牛業拉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產生的牛糞又給農村環境造成污染,影響新農村建設。道裡區農林水務局去年在道裡區太平鎮立權村進行調整能源結構試點,建設沼氣池400個。每個沼氣池可處理兩頭奶牛排放的糞便,全村800頭牛所排放的糞便得到有效處理。通過測算,每個沼氣池年產沼氣300立方米,可滿足一個三口之家的生活用氣,發酵後的牛糞生成優質的有機肥料,每年可節省買化肥資金400元錢,這個項目推廣後,既改變了農村燃燒柴草的傳統,使污染環境的牛糞得到無害化處理,又能給農民生產、生活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國債項目的啟動,加快了道裡區農村沼氣的推廣。由此道裡區在太平、新農、新發3 個鎮11個村開工建設沼氣池1410個。在推廣圓筒形水壓式戶用沼氣池的同時,道裡區還將在立權村新建一處設計容積為6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氣生產廠,配套建設一座年產5000噸的有機肥加工廠,年處理牛糞2 萬噸,相當於吃掉立權村全村牛糞的70% 。該廠建成投產後,可生產沼氣22萬立方米,用這些沼氣作能源發電、生產有機質肥料,直接降低牛奶的成本價,增加大田作物產量,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據道裡區農林水務局負責人介紹,在農村推廣沼氣工程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這種能源產業鏈的形成,有效地拉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道裡區通過國債項目,將在年底前讓11個村形成沼氣產業化。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