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電 25日,哈市讀者薛先生向本報反映,他最近想買正宗的珍品普洱茶送給好朋友,但到哈市市場上逛了一圈,發現普洱茶的市場定價十分混亂,看上去差不多的普洱茶價格居然能相差幾百元。目前,用普洱茶作為禮品送親朋好友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普洱茶年頭越久就越值錢,所以很多商家便想方設法讓普洱茶『變』老,記者就此現象采訪了哈市部分茶社。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道裡區一茶莊比較集中的地方。在一家茶莊,記者向店主表示想看看普洱茶,店主非常熱情地向記者推薦:『這個90元一塊的七子餅,喝起來味道很好,價格十分實惠。』記者來到另一家茶莊,看到了同樣的普洱茶,但要價卻是270元。為什麼價格會相差如此之大呢?該茶莊的銷售員向記者解釋說:『我們店的普洱茶等級高,質量也沒的說,喝起來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樣的,普洱茶越「老」越值錢。』隨後,記者仔細地聞了聞,又看茶的顏色,還品嘗了一下,感覺和之前看到的普洱茶沒什麼區別。
據了解,根據質量、產地及年份的不同,每斤普洱茶的批發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都有,但是到了零售商那裡,茶的價格就開始變『亂』了。在哈從事多年茶葉生意的唐某向記者透露:『茶葉的好壞和原料的質量有著密切關系。哈市茶葉市場上的普洱茶至少半數以上是以次充好,有的將劣質毛茶和好茶混合緊壓;有的把茶渣放在七子餅裡面,外面則包著一層好的普洱茶;還有的將劣茶的包裝換上好茶的包裝出售。同樣是普洱茶,但卻存在明顯的優劣之分。正宗的普洱茶對產地有著嚴格的要求,通過合理存放,其湯色、口感、香氣都有上佳表現,而劣質茶雖然也能喝,但卻不能隨著時間的推延而成為優質陳茶,也就是說並不具備收藏價值。』
在茶莊,記者詢問了幾位正在挑選茶葉的顧客對普洱茶了解多少,只有一兩位顧客表示稍微懂一點。
在一家茶莊,銷售員拿出一塊10年的茶餅說:『我們不會欺騙消費者,你看這上面不是寫了陳茶嗎?』記者發現,在七子餅的包裝上,確實注明了是陳茶,但是對於年份卻沒有任何說明。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到底是幾年的陳茶,根本無法辨別。業內人士唐先生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不少號稱10年以上或是20多年的陳年普洱茶,但實際上10年以上的普洱茶很少,有80%以上陳年普洱茶的年份可疑。他透露,不法經營者采用的人為偽造『陳化』的痕跡有多種,有的通過加溫加濕的手段急速促進其轉化;有的使用破爛不堪的陳舊包裝紙,仿制各種過時的商標、圖案;還有的杜撰各種茶的歷史,編造年份。
唐先生提醒市民,分辨『乾倉』與『濕倉』普洱茶的方法,可以從外形、氣味、湯色、葉底看出來。做舊的普洱茶聞香氣會有發霉的味道,喝著口感不醇正,沒有回甘,湯色渾濁,葉底不亮、不軟,沒有彈性。自然轉化的普洱茶(俗稱『乾倉』)要求倉庫清潔乾燥,靠四季氣候的變化自然氧化,因此陳香明顯,湯色紅濃明亮,葉底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