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高科技產品佔盡風光
2006-08-30 10:52:1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0日電 28日,第三屆東北地區國際農業博覽會暨第六屆綠色食品博覽會隆重開啟大幕。徜徉盛會,綠色香氣沁入心扉;感受盛會,科技之風撲面而來。

  齊齊哈爾市國際會展中心,650家企業35大類2000多種參展產品,看得人們眼花繚亂。從生態工程到農牧業產業化,以科技興農為主線,以畜牧、循環經濟為重點,包羅150餘項新技術的3000多種綠色產品。極具鮮活性、可視性的展品,使這裡成為農民學習科技的大課堂。

  綠色產業產品訂單不斷

  『高科技的綠色食品讓我發了家!』站在綠博會展臺前,梅裡斯達斡爾族區農民吳鐵軍,興奮不已。

  原來靠種玉米、西瓜等傳統作物維持生活的吳鐵軍,前幾年在綠博會上看出了『門道』。老吳先後查閱了醫學、養生資料,向專家請教學習雜糧營養學、食品工藝學,最後利用本地特產稷子米、蕎麥、大豆等9種作物,研究成功了營養價值更高的9合面雜糧產品。他的新產品2004年申請了專利,在哈洽會、農博會和綠博會上成了暢銷貨,今年企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000萬元。

  著名的紮龍濕地聞名遐邇,紮龍鄉盛產的野生魚更是名聲在外。在本屆綠博會上,新注冊的『紮龍生態魚』首登展臺,鯽魚、鰱魚、草魚、泥鰍、河蟹等有了自己的專有品牌,獲得了『有機食品』的標識。

  在富拉爾基區展區裡,幾只通體白色的獺兔引起人們興趣。用獺兔皮做的服裝更是吸引了大家眼球,參觀者購買出價達到500元,卻因是展品而被婉謝。富拉爾基區繁盛兔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朱興斌介紹,獺兔皮服裝是公司今年的新產品,現在已經實現了產、供、銷一條龍,產品訂單應接不暇。

  特色農業展臺吸引6萬農民

  從第四屆綠博會開始,農業科技博覽活動吸引了11個國家地區23個省、500多家企業參加,農業科技博覽成為了企業的舞臺、科技的平臺、專家的講臺、農民的節日。

  28、29兩日,在農業科技擂臺大賽上,來自富裕縣陳廣纔、甘南縣邢廣躍一舉奪得肉雞、水稻狀元。大賽組委會篩選的61名各路高手,將參加15大類、46個品種的擂臺比武,一決高低。

  今年的農業科技博覽會豐富多彩,品種全、質量高、操作性和實用性更強。美國百綠草業科技有限公司、日本弘本實業有限公司、加拿大愛德現代牛業發展集團、江西天益生物、大連雙和科技等61戶中外企業和省農科院、省畜研所等26家農業科研院所齊聚展會,省內外150家農業龍頭企業、產業協會帶來了種子、農藥、化肥、畜牧業、林業、水利等多個農業生產行業的27大類3000多個國內外名、優、新、特動植物品種。

  高產、高效作物展示擂臺,綠色、特色農業展示平臺和產業協會平臺前,廣大農民爭搶科技資料。國內外企業集團、科研院所、產業協會的綠色、無公害產品實物,向企業和農民提供展示、宣傳、銷售、服務的平臺。僅兩天時間,農業科技博覽會10個展區,參觀農民就達到6萬多人,預計今年將有15萬農民到農業科技博覽會展區參觀。

  綠特產業科技創新待提高

  幾屆綠博會的舉辦,綠色食品產業的科技含量雖然在不斷提高,但還存在很大差距。我省綠色食品產業在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提昇綠色食品市場競爭力為重點,全力把黑龍江建成全國最大、世界知名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的同時,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屆農博會、綠博會上,許多有識之士建議,要進一步提高綠色食品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發展後勁。發揮我省農業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優選組合成型的農業技術,為綠色食品生產,提供成套科學易於推廣的先進適用技術。同時,應該加大科技型綠色食品企業開發新產品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全面引進新技術,進行信息化改造,引導企業、農民依靠科技進步,來增強自我發展的後勁,讓企業增富,讓農民增收。

  巨型南瓜讓客人們開了眼。黑龍江日報記者 彭溢 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