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中日韓友好城市唱響友誼合作發展共贏主旋律
2006-08-30 10:50:5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寧 左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0日電 唱響『友誼合作、發展共贏』的主旋律———哈爾濱,在世界大舞臺上的演出越來越精彩。

  1979年12月17日,哈爾濱市與日本新潟市正式簽署締結國際友好城市關系協議書,哈爾濱友好城市建設工作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26年來,哈爾濱市已與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7個國家的20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還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國際友好交流城市資源,友好城市建設水平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及省會城市的首位。在哈爾濱對外開放進程中,友好城市已成為宣傳哈爾濱,吸引國外資金和技術、培訓人纔、擴大合作的重要渠道和途徑。

  今天,第八屆中日韓友好城市大會在哈爾濱召開。與往屆大會不同,哈爾濱是歷屆大會以來首次以主辦方身份出現的地方政府。

  本屆大會上,來自中日韓三國70多個城市的300多位嘉賓齊聚冰城,共謀發展。這一旨在搭建友好城市間交流平臺的大會,必將為哈爾濱實施開放牽動戰略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開放的哈爾濱必將展現更加生機勃勃的魅力、活力和潛力。

  20友城

  拉近哈爾濱與世界的距離

  走過26年歷程,友好城市工作已成為哈爾濱對外交流與合作的主渠道,為增進哈爾濱市人民與友好城市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全市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哈爾濱市已與世界上17個國家的20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在亞洲有日本的新潟市、旭川市,韓國的富川市,以色列的吉夫阿塔伊姆市、菲律賓的卡加延-德奧羅市;在歐洲有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雅庫茨克市,丹麥的奧胡斯市,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市,拉脫維亞的陶格夫匹爾斯市,意大利裡喬內市,芬蘭羅瓦涅米市,匈牙利的尼賴吉哈佐市;在美洲有加拿大的埃德蒙頓市,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巴西的薩爾瓦多市;在大洋洲有澳大利亞的格裡菲斯市、新西蘭的南塔拉納基區,在非洲有南非的埃古萊尼市。

  哈爾濱市還培養和儲備了一批國際友好交流城市資源,如法國阿拉斯市、奧地利維也納新城市、澳大利亞墨爾本市、智利蓬塔·阿連納斯市、泰國清邁市、多哥洛美市、日本札幌以及俄羅斯喀山市、克拉斯諾達爾市和下諾夫哥洛德市等。

  通過友好城市這一渠道,拉近了哈爾濱與世界的距離,冰城在全世界正聲名遠播。

  共謀發展

  促哈爾濱對外合作步入新紀元

  讓友好城市成為促進雙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哈爾濱外事部門一直在積極探索。

  哈爾濱市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自1991年結好以來,在經貿、文化、科技、環保等領域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在經貿方面,哈巴羅夫斯克市是哈爾濱市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之後對俄貿易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早在1989年,哈爾濱市就在哈巴羅夫斯克市開辦了第一家中俄合資企業———哈爾濱餐廳,哈爾濱市還向哈巴羅夫斯克市派出勞務種植蔬菜、承包建築工程等。2004年5月,哈爾濱市代表團訪問哈巴羅夫斯克市,兩市就建立互動協調機構達成一致。經過雙方的努力,2005年1月,兩市首倡的新型友城合作模式,哈爾濱-哈巴羅夫斯克國際合作委員會正式成立。2005年4月,哈爾濱市組織中方成員單位共47人赴哈巴羅夫斯克,參加國際合作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次全體會晤。期間,雙方有關部門和企業共簽署了科技、教育、文化、經貿等領域的協議7項。2006年3月,哈巴羅夫斯克市派出大型政府企業代表團一行68人來哈參加合委會第二次會晤,派出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涉及面之廣,都是哈巴羅夫斯克市對外交往史之最。期間,舉行了企業對接會、市情說明會等大型活動,雙方在『合委會』框架內共簽署一個備忘錄和19個協議及意向性協議,涉及到經貿、教育、農業、建築、文化、供排水等諸多領域。

  加強往來

  展示哈爾濱市的良好形象

  以友好城市為窗口擴大宣傳,展示哈爾濱市的良好對外形象,讓哈爾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哈爾濱。秉承這一宗旨,哈爾濱的友好城市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

  2005年8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率哈爾濱市代表團出訪美國、加拿大,再一次訪問埃德蒙頓市,引起了當地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北美新浪網在『新浪新聞』和『新浪生活』兩個欄目先後對哈爾濱市代表團的訪問進行了報道。

  2005年是哈爾濱市與日本旭川市、韓國富川市、羅馬尼亞普羅耶什蒂什結好10周年。為了紀念與哈爾濱市結好10周年,日本旭川市、韓國富川市已先後於冰雪節和哈洽會派代表團來哈爾濱市參加活動。哈爾濱市政府代表團和大型交流團也對兩市進行了回訪,市長石忠信參加了兩市舉辦的慶祝活動,並在日本與旭川市簽署了兩市聯合舉辦雪博會的合作協議書。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