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牟取暴利『傳銷鏈』——『招生代理』拉記者做『下線』
2006-08-30 11:33:1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周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0日電 近日,全國高考錄取工作結束,一些落榜生的家長開始四處奔波,試圖為孩子尋求一條進入大學的另類通道。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招生代理』應運而生,他們大膽承諾:只要交足夠的學費,便可以任意選擇上名校。日前,記者以學生親屬的身份暗訪了哈市的『招生代理』。采訪中,記者發現,『招生代理』已經形成了一條由上至下的『傳銷鏈』,成為一個新興的暴利行業,他們所謂的『操作』多是騙局,難以兌現承諾。

  記者見識全能『招生代理』

  上周末,在一位家長的引導下,記者以學生親屬的身份來到了位於南崗區一家民宅內的『招生代理辦公室』。這位家長的初衷是想讓記者幫其辨別真偽,她已經交給『招生代理』1萬元的定金。

  進門後,一名年輕的女孩接待了記者。當確定牽線人是他們的老相識後,接待者把記者讓進了裡間的辦公室。一名自稱姓馬的『老師』非常熱情,首先給記者看了一份包括『××工業大學』、『××財經大學』和數所軍事院校的名單,每所學校後面都有學校的簡介和『操作』時間。

  『馬老師』告訴記者:『我們在高校有關系,主要操作「統招」院校,按招到學生的人數拿點中介費,家長出的費用基本上都得交給校方運作的人。』

  『馬老師』介紹說,『統招』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和正規統招一樣,檔案、學費、畢業證書、學位都一樣。『比如前些時候,上海一家名校就有一個名額,被錄取的學生跟招辦說不報到了,這個名額就空出來了,征得學校同意後,這個名額就能放出來,就有了運作的空間。不過這種名額很搶手,價格也貴一些,要10萬元左右。另外一種,就像我們現在做的××大學,其他的東西都一樣,就是電子檔案不能從招辦走,要到10月份左右到校以後,再由學校給補電子檔案。』

  記者問他能不能先看看通知書?他表示,通知書不在他們這裡發。見記者不放心,他表示,自己做了兩年,從沒出過問題,『拿到通知書再交錢,我們也不會先把錢給學校的,會對學生負責。』

  傳銷式代理拉攏記者

  當記者提到還有幾位朋友的孩子也想『操作』上大學,『馬老師』立刻開始『發展』記者,『在我這裡做代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拿固定提成,一個學生大概可以提成2000元到3000元;另外一種就是我給你一個底價,你拿著這個價格去「操作」。』

  他進而詳細解釋了整個過程,『就像傳銷一樣,比如我上面的人可能給我報5萬元的價格,我加1000元再給你,這就是你的底價。你再去聯系下一級,下一級可以直接跟考生家長談,加上幾千元,也可以發展「下級代理」。』

  『比如,一般我們「下級代理」一個考生會先收5000元至1萬元左右的定金,「下一級」留下一部分後上繳給「上一級」,這樣大家都賺。』『馬老師』說。

  記者好奇地問道:『萬一辦不成,家長找來怎麼辦?』『馬老師』頗有把握地說:『上一級和其他操作的人跟這些高校領導的關系都很「硬」。我跟他關系很好,只要是我報給他的,一般成功率都很高。』

  他還表示,要是招得好,一夏天賺個四五萬元問題不大。『我一般賺個10多萬元不成問題。就像一個金字塔,我上面的老師在塔尖,假如我下面有10個人,他再有10個像我這樣的人給他做,那他下面就相當於有至少100個人,他一般每年都能賺百萬元左右。』他鼓勵記者:『做得好壞,關鍵是下線的多少。』

  教育部門人士:『操作』上大學風險太大

  花錢可以『操作』上名校?一同樣從事過『招生代理』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教育部門管理得相當規范,這位『馬老師』所說的『操作』,風險比較大,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哈爾濱市教育部門招生處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招生代理打著與高校領導有關系的幌子招生,殊不知目前的招生程序越來越規范,根本不是某一個人可以說得算的。雖然說是收到錄取通知書以後付錢,但考生家長之前都要交數額不等的定金。這筆定金有的經過層層「剝皮」到了頂端代理的手裡,有的是全部給了他們。這些人往往收了錢以後就不見蹤影,根本不能讓考生上大學。事發後,除了考生和家長是直接的受害人外,最底層的「招生代理」就成了「替罪羊」。』

  這位人士表示,在哈市已發生多起這樣的行騙個案。如今,這些『招生代理』已經發展成傳銷模式,就更值得引起考生和家長的警惕,不要輕信類似的謊言。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