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創新思維成贏家 利民開發區創造集群效應的發展格局
2006-08-31 15:21:1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寶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1日電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哈爾濱市呼蘭利民開發區自第一家企業入區以來,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呼蘭利民開發區是1991年6月創辦的省級開發區,1992年7月開始啟動,目前批准進區企業超過260戶,引進資金122.7億元,形成固定資產88.1億元。

  利民開發區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並成為國內外投資者關注的熱點,關鍵就是始終把投資環境建設放在首位,始終堅持一切服從服務於經濟發展大局,真正為進區企業創造了一個集群效應的經濟發展格局。

  現在,開發區已經成了哈大齊工業走廊、東北亞科技園區的一部分,成為我省一塊投資『窪地』。這些業績的取得,都得益於他們的創新性思維並一以貫之。

  創新服務打造優良投資環境

  在呼蘭利民開發區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的基建工地,項目指揮部負責人馬樹文說,如果不是開發區管委會把路修好,我們的工期不知道要拖後多久。一件小事,一個細節,讓進區企業從心裡感到利民開發區處處為企業著想。這就是利民開發區踐行的細節決定成敗思維的必然結果。

  上門服務排懮解難。哈爾濱樂泰藥業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進區的制藥企業。企業進區後的選址、辦理土地審批等各種手續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都是開發區有關部門全力幫助解決的。2003年,企業產品在河南被假冒,打侵權官司時,區政府和管委會協調省裡有關部門,法院特事特辦,依法為企業挽回了500萬元經濟損失。2005年,企業銷售人員攜款潛逃後,區公安部門迅速出擊,幾天就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設身處地為企業著想,上門服務,主動為企業解決困難。利民開發區對企業、投資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從不說『不』。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2005年入區後,工作人員在吃、住、行等方面十分不便,管委會就把辦公樓的二層全部倒出來讓他們辦公,還在區內為工作人員租了臨時住房,工作人員就餐直接到管委會的餐廳。集團老總說,利民開發區的服務到位,讓企業信服。

  讓企業感受做『上帝』。利民開發區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限時服務制、無償代辦制、跟蹤服務制等多項工作制度。特別針對行政審批事項,建立了『棄時計分』的工作體制,原來需要跑一至兩個月的審批事項,現在有的甚至縮短到3~5分鍾。在服務領域上把服務延伸到市場,每年由區領導親自帶隊,參加國際國內的大型展銷會、博覽會、專業性產品推介會等,無償為企業提供展位。哈爾濱人和木業當年進區時原打算第二年投產,但由於開發區有關部門到現場幫助辦理了有關審批手續,實現當年建廠當年投產。總經理王江感慨地說,到了利民開發區纔真正感覺到做『上帝』的滋味。

  以商招商打造產業集群

  產業集聚的力量是巨大的。利民開發區在建設時就高瞻遠矚,深入研究企業發展集群效應,為入區企業發展著想,以拉長產業鏈方式,吸引更多企業來投資,先後建設了醫藥產業園區、食品產業基地、文化教育園區、信息產業園區等一批支柱產業。

  醫藥園區的發展和其強大的吸附作用就是完全執行這種戰略的碩果。從引進第一家制藥企業開始,開發區就制定了特色優勢醫藥產業規劃,引進與高科技醫藥產業關聯性強的企業,促進園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樂泰藥業是第一家進入醫藥科技園區的制藥企業,通過樂泰藥業的影響,天宏、濟仁、三聯等藥業也陸續進區。如今,園區已有制藥企業29家,投資總額超過15億元,設計年生產能力100億元。現在,園區共執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8個,國家『863』計劃項目3個,產生了國家一類新藥1個,二類新藥3個,三類新藥11個。獲得自主知識產權55項,申報專利9項。自園區1998年闢建以來,被省政府確立為省級醫藥科技園區,被國家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醫藥產業基地。現在,一個完整的醫藥產業集群形成,園區企業競爭力更強了。

  而依托糧肉資源的食品產業、以連片發展的文化教育產業集群和為其服務的房地產業均蓬勃發展,形成開發區支柱集群產業。這些產業互相影響,促進了一些新興產業的誕生。同時,各產業自身發展需求促進了其他產業相應的發展。如今,落戶開發區的職業技術大學日新月異,哈工大華德技術學院、黑龍江廣廈學院、生物學院等接連不斷,這裡已成了新的高級技術人纔培訓基地。

  配套服務實現市場化

  在開發區配套服務的硬件建設上,開發區領導者確立市場化配置資源的戰略,除道路等必須獨自建設外,電力、通訊、集中供熱、管道燃氣等公用設施全部市場化。現在,開發區已經完成城市道路建設67萬平方米,兩座自來水廠,給排水管線114公裡,鋪設電纜線路78公裡,還建設了鐵路專用線。目前,開發區基礎設施投資已達14億元,『九通一平』及其配套工程齊全。

  開發區建設一開始就注重環境保護,因此,在供熱、污水處理、管道燃氣等方面大力發展,而且全面引進投資者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由韓國公司投資,5萬噸污水處理項目已建成一期2萬噸處理能力,今年建設二期,滿足需處理的污水增長量;集中供熱有大慶私營企業投資3億元左右,具備集中供熱5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現在已供熱200多萬平方米;引進大慶天然氣的9000萬元的燃氣管網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無線通信、城市寬帶網絡等新興城市功能也陸續一一完備。

  在開發區城市功能建設上,城市分區建設成為大家共識。現在,以學院路為主的文化教育區、以南京路為主的辦公商住區和以珠海路為主的企業集中區等各功能區均已成型。投資的旺盛,促進了配套服務的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房地產開發建設也將超過100萬平方米。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