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電 厲以寧,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國民經濟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經濟學家。
日前,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深入我省調查研究,並為500餘名中省直單位領導乾部作報告,闡述他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分析。報告關於宏觀調控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換及國家未來經濟走向的新思想、新觀點擲地有聲。在省城期間,記者對厲以寧進行了采訪,傾聽了他對黑龍江改革振興發展的真知灼見。
建議一:堅決調整、消除投資過濫行業;建立農業試驗區,發展煤化工,形成後續產業鏈條。
『可持續發展一定要建立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上,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就要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厲以寧說,目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態勢正常,正在實施的新一輪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投資過多、過濫和某些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黑龍江當前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吸取其他省市的教訓,根據省情實際來確定發展戰略,絕不做違規違法投資的事情。二是實事求是研究省內某些產品是否真正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確屬於產能過剩的,要想辦法調整、消除。三是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除發展油、煤、木產業外,確立糧食生產的絕對地位,在墾區推進『市局共建,場縣共建』,建立農業綜合試驗區,發揮先進生產力作用、科技作用,形成產業鏈條,輻射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利用『兩江一湖』的水把旱田改水田,把農業優勢發揮出來。四是根據當前形勢,眼睛看得更遠一點,現在黑龍江很多市產煤,再過幾年後,一旦煤礦枯竭,礦工生活來源、下崗安置、養老問題乃至地方財政收入都會受到影響,對此應該早做籌劃、准備,發展煤化工和後續產業。
建議二:哈大齊工業走廊要朝著國家成套先進裝備業制造基地方向努力,黑龍江應成為熟練技工的全國培養基地。
厲以寧斷言,發達國家的發展都經過了輕工業、重化工業和IT階段。有些小國可以繞過重化工業階段,直接進入IT階段,但這不適用於中國。
重化工仍是當前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重化工業階段雖繞不過去,但技術可以跳躍式發展。他建議,哈大齊工業走廊要朝著國家未來成套先進裝備業的制造基地方向努力。新工業化過程中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際就是振興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政府是服務者、是聯絡員。創新要借鑒國外和南方企業的經驗,走產學研結合之路,不要流於形式。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創意,先有創意,纔有創新。要允許失敗,急於求成只能出小創新,很難出原始創新。在創新行業的選擇上,要根據過去的基礎、國家需要、與其他地方優勢相互比較,選擇合宜產業。目前石油價格高,煤價格較低,黑龍江發展煤化工很有前途。此外,高級熟練技工缺乏,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薄弱的環節。技術工人只能從原來的工業基地產生,黑龍江在做強裝備制造業的同時要爭取有一個副產品,面向全國招生,成為熟練技工的全國性培養基地。
建議三:長遠發展金融產業,要改組城市商業銀行,健全農村信用體系。
對於業界關注的金融風險問題,厲以寧提出,現在不是金融機構過多,而是金融產業不夠。金融風險是管理問題,金融產業不夠、發展不足是宏觀戰略問題。現在,不僅民營企業借不到錢,中小企業和國有企業也借不到錢。對黑龍江來說,常提的是資源優勢、農業優勢和技術改造優勢,長遠發展則是金融產業,這個問題,要提昇到戰略高度來對待。要對城市商業銀行摸摸底、排排隊,吸收國內外的戰略投資伙伴,改組城市商業銀行。要針對農村發展種、養殖業實際,健全農村信用體系,建立農村商業銀行或合作銀行,把黑龍江整個金融產業發展起來,帶動經濟發展。此外,要解決金融觀念比較落後、比較保守的問題,黑龍江人願意將錢塞在床子、被子底下或存到銀行裡,不習慣通過個人理財和參加保險等形式進行投資,把這塊兒資金發展起來,對城鎮和農村都大有好處。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籌資只是企業上市的目的之一,更多的則是把機制理順了,信息公開了,強化內部管理和助力長遠發展。我國股市日趨規范,黑龍江上市公司不多,農墾只有一個公司上市,顯然是不夠的,要通過組合方式、調整方式,爭取第二個第三個上市,讓更多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建議四:民營經濟解決融資難要建立產權多元化的中小銀行,吸收民間資本參股,使民間資本由體外循環變為體內循環。
厲以寧在調查中了解到,黑龍江的民營經濟佔經濟總量30%,他認為總體來說是不夠的。他提到,黑龍江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總想找個『婆婆』。其實,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何必找『婆婆』呢,找『婆婆』就會把自己管死。要找就找個服務者,即政府的某個部門,這個部門能夠下情上達,上情下達,義務為民營企業服務。還有一個融資難問題,這已成為民營經濟發展最大的瓶頸,不解決融資難,民營企業日常運轉寸步難行,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經濟增長方式很難轉換。解決融資難先要建立產權結構多元化的中小銀行,吸收民間資本參股,使民間資本由體外循環轉變為體內循環,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還要嚴格按照銀監會發布的銀行貸款考核有關規定,擴大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允許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債券,特別是短期債券;建立民營企業的信用擔保機構或貸款擔保公司;還要嘗試建立統一的民營企業信用信息中心,使經營效績好、信譽好的企業容易取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