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4日電 在哈爾濱,有這樣一部熱線電話,平均每天都會有800多人撥打。撥打這部電話,可以諮詢到政策法規,可以投訴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求助、舉報……凡是與百姓生活相關的事情,都可以在這裡得到熱情的服務和滿意的答復。一年下來,全市平均15人中就會有1人得到這部電話的幫助。這部電話,就是12319服務熱線。
如今,許多哈爾濱市民生活中遇到各種難題時,首先就會想到撥打12319服務熱線求助。有時候,有的市民打熱線電話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憤怒而責難,但怨氣都被12319受理員耐心的傾聽、真誠的解答一一化解。從那些親切的話語中,市民們仿佛能『聽』到受理員們親切的微笑。長此以往,雖然彼此沒有見過面,但12319服務熱線的微笑接聽已經悄悄在市民中流傳開來,市民們都親切地稱呼熱線受理員為『微笑天使』。
微笑是最好的『調節劑』
2006年春節前的一個清晨,12319服務熱線受理員、班長趙婷剛剛接班,家住道外區的一位老大娘就打進電話,用責備的語氣埋怨道:『你們政府部門是乾什麼的?我們交了錢,可煤氣還是不開栓。你們管不管?眼看要過年了,如果這件事在春節前還不能解決,我就到市政府、省政府上訪去!』趙婷感到老大娘正在氣頭上,於是耐心傾聽大娘講完事情經過後,纔詢問一些必要的技術性問題。原來,老大娘所在小區已經進戶兩年,雖然繳納了燃氣安裝費,但因為開發商沒有將開栓款交給燃氣公司,所以煤氣始終沒有開栓。
聽完大娘的敘述後,趙婷真誠地向大娘解釋:『您把錢交給的是開發商,而供氣合同是燃氣公司和開發商簽訂的,這筆錢必須由開發商交給燃氣公司後纔能開栓。我們會與燃氣公司和開發商聯系,督促其盡快開栓。』
聽完了解釋,大娘的怨氣有所化解。隨後,在趙婷的反復協調督促下,開發商和燃氣公司坐到了一起,研究了處理方案,使問題得到了及時處理。
通過12319的存檔,記者找到這位大娘。老大娘激動地說:『多虧了12319。我們整個小區的人都感謝12319服務熱線的受理員,她可幫了我們大忙了。當時我情緒比較激動,可受理員真誠的話讓我在電話裡都能「聽」到她在微笑,我的怨氣就消了。』
含著潤喉片的『微笑天使』
許多百姓說,有麻煩就打12319。但很少有人能弄清楚,解決一件百姓煩心的事情,12319服務熱線需要經過多少程序。
據介紹,12319服務熱線平均每天接聽市民電話800多個。受理員每接到一個投訴電話,就要與多個相關部門進行聯系,盡快確定責任單位,經過轉辦工單、回訪市民等程序,回復一個市民投訴電話平均就要撥打14個溝通電話。每個受理員平均每天接聽市民投訴40件,一天就要撥打560個電話,電話撥打量之多、工作量之大,是遠遠超乎常人想象的。受理員們一個班下來,口乾舌燥,十分勞累。如今,所有受理員都常備各種潤喉片,經常是一邊含著潤喉片,一邊接聽市民電話。
前不久,受理員岳彩妹接到了一個求助電話:市民李女士將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袋忘在了出租車上。李女士既不知道車牌號碼,也沒有索要發票。怎麼辦?岳彩妹不停地與各出租車公司、出租車舉報站、公安110、925交通廣播電臺等部門聯系。兩個小時後,李女士終於找到了丟失的文件袋,岳彩妹纔舒心地往嘴裡放了一片潤喉片。
『天使』磨練過硬的翅膀
一些人認為,受理員不就是接接電話、做做記錄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回答市民五花八門的詢問,12319服務熱線的受理員需要如何進行龐雜的知識儲備。
王秋爽是一名普通的受理員,剛走上服務熱線平臺時,她想只要不在服務上出問題,做一名合格的熱線受理員沒什麼太難的。然而,隨著接聽電話次數的增多、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王秋爽發現,相對於百姓的需求來說,她掌握的知識還是太少了。她暗暗下決心,既然選擇了受理員崗位,就要用自己優質的服務去滿足每一位投訴市民。於是,她開始了不停地學習,上班時,只要有空閑,她就翻閱各種法律法規,總結受理電話的科學規律,進行分析、比較;下班後,找相關書籍閱讀。如今,王秋爽已經記了厚厚的3本與市民生活相關的信息,並進行了整理分類。
同王秋爽一樣,12319服務熱線的每個受理員都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裡面記載著日常收集的信息、學習的心得。遇到回答不上來的電話,她們就互相交流,匯集集體智慧。通過不斷地學習、總結,12319服務熱線受理員隊伍已經成長為擁有龐大知識庫的『萬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