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電 工作上是佼佼者,生活中是頂梁柱,用一片樂觀熱誠面對一切苦難。尹碩,一名柔弱的鄉村女教師為何能負載起如此多的重荷?因為,她心裡裝著崇高的事業。
尹碩是青岡縣中和中心小學高級教師。三十剛出頭的她可是教育戰線上的『老兵』了,1991年參加教育工作,先後擔任語文、數學、思品等科的教學工作,15年的執教生涯積累了豐碩成果。從2000年至今,她連續6年被評為青岡縣模范教師,青岡縣優秀班主任;2003年被評為綏化市小學語文骨乾教師;2004年被評為綏化市優秀教師;2006年被評為綏化市思品學科帶頭人。
榮譽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成功的甜蜜凝結著拼搏的傷痛。
為了不耽誤教學工作,尹碩硬是在孩子剛剛滿月時便回到工作崗位。2002年,孩子突發感冒病倒在床,當時,尹碩教一年級,學生好動,怕學生出事,她給孩子服了藥,馬上去上班,讓孩子自己在家裡躺著。等她下班回到家,孩子高燒39.8度,送到醫院時,嚴重抽搐。由於用藥過量,孩子從此落了後遺癥,經常發作。
2003年丈夫因一次交通事故,昏迷了一個多月,不省人事,兩次做腦切顱手術。尹碩當時正在教畢業班,工作繁忙,無法在身邊陪護,未能及時向醫生反映病人情況,丈夫左眼失明了。
負疚緣於工作,而這種負疚又成為尹碩更加積極工作的動力。
只有工作著纔是美麗的、快樂的。尹碩在工作中處處給師生做出表率,特別是教書育人、德育工作、教學與科研工作,更是以突出的成績贏得上級領導以及學生家長的廣泛贊揚。她本人連年被評為中和鎮優秀教師,多次在鎮、縣介紹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經驗。
尹碩由於教育業績突出,1997年8月被調到中和中心小學工作。她更加辛勤耕耘、盡心竭力,忘我地工作。備課寫教案、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常常是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校。不論是教學成績還是班主任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她先後在全縣德育工作和素質教育工作經驗交流會上介紹教書育人的經驗。
尹碩根據自己工作實踐,撰寫了許多經驗、論文,有多篇分別榮獲了國家、省、市優秀論文獎、科研成果獎。其中《提高素質,發展思維》,在2002年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十五課題一等優秀科研成果獎,並在《中國教育》上發表。在全省小學新課教學展示活動中,她的《有餘數除法》公開課教學,榮獲省教育學會、省教育學院優秀課一等獎。
偉大出於平凡。尹碩老師15年的教育教學歷程,有過歡樂,有過艱辛。她走過的路,她創造的業績,宛如平常又動人的一首歌。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她以獻身鄉村教育事業的實際行動,譜寫著人民教師愛與奉獻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