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打通瓶頸物流業興 同江市委書記談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2006-09-05 11:22: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永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5日電 2002年,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依據同江市的區位優勢,建議同江市把未來發展方向定位於東北亞國際物流中轉貿易及加工中心。但是當時同江薄弱的基礎設施現狀成為制約發揮優勢的瓶頸。幾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推進了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同江市委書記韓庫在省委全會之後,就此接受采訪。

  以完善和提昇功能為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口岸設施建設,提昇對外開放通道功能,帶動了對俄經貿的大發展。同江多方籌資10億多元,重點建設鐵路、完善公路、疏暢水路,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總投資3.5億元、全長82.4公裡的同江鐵路已於2005年12月試運營,即將正式運營通車。投資1.8億元的45公裡口岸公路二級路昇級改造項目,預計明年8月份竣工通車。建設了東西兩港汽車輪渡碼頭和多個千噸級以上的泊位,還引進德通公司投資7600萬元建成了一處外貿碼頭,建造了一艘黑龍江省內河最大的輪渡船,使同江港年貨物吞吐能力提高到300萬噸。

  依托對俄經貿大通道的便利,壯大對俄特色產業

  進口木材加工產業越做越大,木材加工園區的聚集效應已經顯現,已有78戶企業落戶木材加工園區,年加工木材能力已經達到100萬立方米,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創利稅5500萬元;機電產品出口基地逐步形成,黑龍江越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同江建設了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該基地近期年組裝機電產品50萬套,遠期將達到100萬套,建成後成為黑龍江省最大的對俄機電產品出口基地。2005年,已實現出口貿易額1400萬美元;口岸物流業發展迅速。已有30戶國內外有實力的客商到這裡發展倉儲業和運輸業,每天都有中俄大型貨車往返於雙方口岸之間,僅對俄果蔬建材日交易量就達300多噸。對俄民貿產業十分活躍。目前已有6000多同江人在俄羅斯從事民貿活動,年交易額約10億元,利潤2億元;每天都有幾百名俄羅斯游客到同江市旅游購物,同江已成為中俄商品貿易的集散地。今年上半年,同江市對俄進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位居全省第三位。

  依托俄羅斯遠東地區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優勢,規劃建設了年加工能力200萬立方米的木材加工園區。目前,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100公頃的兩個粗加工小區和一個精加工小區已投入使用。與此同時,闢建了兩大對俄貿易市場。引進滿洲裡曉龍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成了佔地近萬平方米的果蔬建材出口批發大市場;引進河北保定鑫豐集團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同鑫對俄輕工批發大市場。『一區』、『兩場』的建設,使同江逐步發展成為進口木材加工和對俄商品貿易的集散地。

  建設城市設施,完善生態旅游功能

  幾年來,投入資金2億多元,建設和完善了三江口、街津口兩個3A級景區及旅游基礎設施。同時,以創造最適宜的人居環境為重點,以建設新型國際生態旅游口岸城市為目標,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0億多元,基本解決了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問題,帶動了同江旅游業的大發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400萬元。

  基礎設施大建設,完善了服務經濟發展的功能,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實現10.4億元,比2002年增長38%,實現年均增長11.7%;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6399萬元,比2002年增長70%%,年均增長23%%。今年上半年,同江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億元,同比增長15.1%;財政總收入完成5261萬元,完成年預算的80%,同比增長74%。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