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按照相關政策和原則,經組織上研究,決定給齊心發放45%的獎金,這已經破例了!』針對『獎金事件』,當事另一方、黑龍江省冰上訓練中心某負責人昨天向東方體育日報詳細解釋『前因後果』,在她看來,『僅是報名選手的齊心,不能和其他參賽選手一樣享有18萬元冠軍獎金,這應該是沒有疑義的』,而且『全國都是由體育局掌握獎金的分配和發放。』她表示,訓練中心方面已經『仁至義盡』,同時她還強調『此事還未被正式立案』。
決議
按勞分配無可厚非
針對齊心要求獲得全額18萬元獎金的要求,作為具體主管部門的冰上中心已有明確回復。在和齊心所屬的哈爾濱冬季管理中心、短道速滑隊協商之後,冰上中心決定給齊心發放45%比例的冠軍獎金。該負責人表示:『沒有上場的隊員和上場的隊員拿一樣的獎金,這個說不過去!在體育界,主力和替補的報酬、獎勵,肯定是有所區別的,必須根據運動員在場上的表現水准、貢獻大小等標准來衡量。』
有消息說當事人雙方此前數次協調,冰上中心幾易獎金比例,該負責人對此並不認同。她表示,在她看來,這樣的情況『並不存在』。對於冰上中心確定給齊心發放的比例,她詳細解釋了協商過程。『齊心屬於哈爾濱短道隊,由於備戰全運會被吸收進省隊』,該負責人表示,因此針對『獎金事件』,『省冰上中心和哈爾濱中心、短道隊進行了充分的協商,最終確定給齊心發放45%的獎金,這個比例已是破例了,按照項目慣例,沒上場的替補根本就拿不到獎金!』但是,齊心並沒有接受該方案,並於7月下旬提起訴訟。
替補運動員究竟該不該得全額獎金?據了解,黑龍江冰上中心目前的主要依據是兩份文件,一份是黑龍江省體育局轉發國家體育總局、人事部《關於印發〈運動員教練員獎勵實施辦法〉的通知》的通知,通知規定,在團體(集體)項目中,非主力隊員獲得主力隊員獎金的60%。據記者從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查詢,這是一份原國家體委、人事部於1996年下發的文件,黑龍江省體育局隨後進行了轉發。另一份則是黑龍江省體育局下發的《第十屆全運會獎勵實施辦法》,本辦法結合(運動員)思想道德品質各方面表現綜合評定。
這位不願公開姓名的負責人向東方體育日報解釋:『按照短道速滑接力項目的規矩,不上場的替補原來拿不到獎金,我們是充分考慮了齊心的個人情況。他作為一個年輕運動員,畢竟是參加了訓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因此我們決定破例向他發放45%。』該負責人強調,『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就是按勞分配、按勞取酬,這樣安排應該無可厚非。』
焦點
獎金是以團體名義申請的
經過媒體報道和網絡傳播,齊心和黑龍江冰上中心的『獎金事件』在網上也激起了波瀾。有些網友指出,事件的焦點包含兩方面:『一是冰上中心是否以齊心的名義申請18萬冠軍獎金;二是冰上中心是否有權具體分配政府下發的獎金』。對於第一個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中心是以獲獎團體的名義來申請獎金的,並不是以齊心個人的名義申請。』
對於『冰上中心是否有權具體分配』的問題,該負責人的回答比前者更直接:『全國都是體育局在分配和發放獎金啊?不是就我們一家這樣做啊!』她向東方體育日報解釋,政府下發的僅僅是一個原則和精神,具體的執行要由具體的管理部門來進行。『金牌背後不僅僅是參賽選手的功勞,而且還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教練、科研人員等等』。這位負責人表示,在黑龍江省政府去年12月31日下發的十運會獎勵名單中,31位一等功獲得者中也有人沒拿到全額18萬元的獎金。
實際上,在這位負責人看來,冰上中心在處理獎金事件的時候,『已經仁至義盡』,因此她對當事人齊心提起上訴有些不太理解。『提起上訴,是他個人的權利,我沒有權力說好或者不好,但是我們黑龍江省冰上運動取得目前的成績,確實是來之不易,我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鞭策鼓勵,大家一起來維護這個大好局面。』在冰上中心一方看來,齊心『不愛護這個集體,沒有正確對待榮譽和獎勵。』對於法律程序的前景,這位負責人強調,此事至今尚未正式立案。
態度
嚴格意義上
他連替補都不算
本周一,東方體育日報報道了『獎金事件』及當事一方齊心的說法,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當事人齊心代表黑龍江參加十運會的具體身份。根據齊心及其律師的解釋,他既獲得了國家的金牌和證書,也有黑龍江省政府的獎勵公告,因此有權享有和其他四名參賽選手一樣的獎勵。齊心告訴東方體育日報:『全運會之前的九站比賽我都以主力身份參賽,僅僅是決賽階段沒有上場,但這是隊伍和教練組的決定,出於戰術的考慮,並不是我個人實力不行。不能讓我個人來承擔組織決定的後果。』對此,黑龍江省冰上訓練中心一方有著不同的解釋。
冰上訓練中心某主要負責人昨天表示:『齊心只是替補隊員,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只是一名報名選手,連替補都算不上!』該負責人解釋,在去年3月的全運會決賽階段的預賽、半決賽、決賽三輪比賽中,齊心始終沒有被安排上場。『在男子5000米接力這個項目中,我們的實力不錯,但前兩屆全會運的金牌都讓吉林隊獲得了。我們想力拼對手、奪取冠軍,因此沒有理由把一名有實力的、高水平的隊員置之不用。』該負責人希望明確這樣一個事實:齊心在決賽階段並未上場比賽,因此無法享受和上場隊員一樣的待遇。
『這裡面還有一個層次的問題。』這位負責人向東方體育日報解釋,『團體項目和集體項目還是有區別的,不少團體項目的替補運動員雖然不是主力,但他們仍然上場比賽,而集體項目的替補運動員不少就不上場比賽,僅僅是作為主力陣容的一個預備。』具體到短道速滑接力這個項目,她認為『即便是主力選手之間,棒和棒之間還有差別呢!有兩棒更關鍵,是絕對主力,有兩棒相對而言,就是一般主力。』所以,這位負責人認為未上場的齊心,『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報名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