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女教師孤島任教20載
2006-09-10 06:27: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松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0日電 這是一個坐落在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紮龍鄉的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島上只有十幾戶居民,靠風力發電。島上沒有商店、沒有電腦,僅有的幾臺電視還是黑白的。想要出島坐船要4個多小時,坐車也要2個多小時。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名女教師無怨無悔地在此任教20年,寒來暑往,送走了150多名學生。女教師來到孤島 毅然決然

  曲鳳琴是吉林省人,大專畢業後,一直在吉林的中學代課。丈夫平時做一些買賣,生活過得非常殷實。

  1987年5月,她聽說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紮龍鄉趙凱屯小學缺教師,就打算去看看。

  曲鳳琴清楚的記得,當年她到了齊齊哈爾後又坐了3個小時的船纔上到島上,由於路上顛簸她的腿已麻得不能走路了。看見島上家家戶戶窗子裡映出煤油燈那如豆的燈光,她的心沈了下來。校捨是兩間已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房頂上幾個露天的大窟窿,鳥從這裡飛來飛去,幾張『缺胳膊斷腿』的桌子癱瘓在那裡,凳子是幾溜土坯搭成的臺子,但曲鳳琴還是決定留下來。

  看到曲鳳琴的到來,讓三十來個失學在家的孩子非常高興,整天都圍著她問這問那。但很多學生家長都悄悄地嘀咕:在曲鳳琴來之前,因嫌條件艱苦,已經走了20幾位教師,很多還是男老師,這樣一個年輕的女孩子能待長嗎?就連滿懷希望的老村長也意味深長地說:『情況你都看見了,這裡苦哇,你要是後悔還來得及,我這就安排送你回去,我們不會怪你的。』

  看到這樣艱苦的條件,丈夫也反對她到島上來工作,但曲鳳琴態度堅決。她將女兒留在吉林的婆婆家中,和丈夫一起來到島上工作。

  沒有教室上不了課,當務之急就是動手維修校捨。曲鳳琴每天打土坯,在混著柴草的泥土中勞作讓她的虎口開裂,十個指甲沒有一個是完整的,一沾泥水就鑽心地痛。看著碼起來的一垛垛土坯,看著整天在泥土中忙碌的曲鳳琴和孩子們,村民們不再觀望了,都放下田裡的農活幫助她們。

  教室修好了,孩子們又回到了久違的學校。開學那天,小島沸騰了,全村男女老少都不約而同的聚集在學校。老村長的一席話,令曲鳳琴終生難忘『孩子們,你們能夠上學多虧了曲老師啊,咱這裡苦,連個老師都請不來。這回好了,你們千萬要好好學,別辜負了曲老師的一片心啊!』

  骨肉離別 也曾想過離開

  小島四面環水,外出非常不便。在水小的時候,不能坐船,要趟水四個多小時纔能走到公路,冰還沒有凍結實的時候,不能坐船,只能趟著冰冷的江水出去。

  一次,曲鳳琴外出給孩子買書時,冰還沒有凍結實,人一踩上去就是一個窟窿,她身穿十幾斤重的水衩艱難地往前走。還沒走出多遠,水衩被鋒利的冰紮了個大洞。冰冷刺骨的水立刻灌了進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她的腿被冰得失去了知覺,無法繼續行走。『必須想辦法擺脫這種困境,不然會被凍死在這裡。』曲鳳琴從兜子裡找出塑料袋把漏洞纏上,又薅了一些烏拉草絮進靴子裡,就這樣走一段倒一次水,再換一次草,天越來越黑了。

  她多麼希望能遇見一個人啊。但喊破了嗓子,等到的卻是自己的回聲。茫茫的蘆葦蕩在夜幕的籠罩下顯得死一般的寂靜,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這樣的恐懼、孤單和無助。記不清摔了多少個跟頭,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當曲鳳琴渾身濕淋淋地跌跌撞撞地摸到家,點上燈一看,已經是九點多了。從下午三點鍾下水,曲鳳琴足足在冰冷的江水中泡了6個多小時!

  那一夜曲鳳琴失眠了。回想起上島後那一幕幕艱辛:身為母親,她無力照顧自己的孩子,飽嘗了骨肉離別之苦;作為妻子,沒有時間去料理家務,把一切都推給了丈夫;作為女兒,不但不能盡孝,反倒讓父母擔驚受怕。

  終於,曲鳳琴下定決心准備離開。

  孩子們知道了,到家裡找她,讓她去學校一趟。曲鳳琴隱隱感覺到要有事情發生,於是,她忍著淚水來到學校。當她走進教室後,看到二十多個孩子都在哭,她不敢正視孩子,目光落在桌上。看到桌上有一張紙,上面寫著:『老師,您一定要走嗎?您這一走,又沒有人來教我們了,我們多想上學啊!這是全班同學湊錢買的鋼筆,它代表我們的心。無論您走到哪裡,我們的心都跟著您。』下面是所有學生的簽名。

  此時,曲鳳琴強忍著淚水轉過身去,看見了黑板上的幾個字:『老師,留下吧!』這時,她的耳邊響起了孩子們那一聲聲哽咽的呼喚:『老師,別走了。』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任淚水盡情地傾瀉。隨後,她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誓言:立志教育事業,紮根孤島。

  孩子們一下子撲到了曲鳳琴的身上,她們的淚水交織在一起。

  學生雖少 也要讓他們學好

  島上一直都是復式教學,三個年級的孩子都在同一個教室中同時上課,曲鳳琴一個人在一節課裡要教三個年級的課程。在這樣的環境裡,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往往是一節課下來,曲鳳琴口乾舌燥,但教學效果卻不理想。一次,曲鳳琴無意間發現學生們喜歡制作千紙鶴和小紙船,她茅塞頓開:何不引導他們動手制作學具呢?從培養興趣入手,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找到了問題的切入點,她便把讓學生制作學具列入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漸漸地,學生樂於做也善於做了。包裝盒、硬紙片、蘆葦稈都成了制作的材料。他們用吹塑紙做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用透明塑料板做的圓柱和圓錐,精巧別致,既突出了知識的特點,又開發了個性潛能,不僅在制作過程中捕捉到了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從直觀的操作中理解、掌握了知識的特點和內在聯系,從而使學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為了孩子 苦點也值得

  在島上工作生活困難重重。冬天,教室取暖用的是個小爐子,面積小,只能燒點玉米稈,還特別不好燒,不刮風時也倒煙,嗆得人連氣都喘不上來。數九寒天,一點爐子,窗戶、門都得打開,教室裡滴水成冰。上課時曲鳳琴和學生們得戴上帽子和手套,但大多數孩子的手腳還是凍壞了。看著他們那一雙雙紅腫的小手,她從幾十裡外背回了一口大鐵鍋,每天早上早早來到學校,先把大鐵鍋燒得熱熱的,這樣,會比小爐子散熱面積大,教室也暖和了很多。

  雖然外出非常不便,但20年來,曲鳳琴就是這樣往來於這段既陌生又熟悉的沼澤地中。二十多裡的沼澤地,趟出去要用三四個小時。特別是夏秋兩季,蘆葦茂密,人在裡面悶得喘不過氣兒來。在密集的蘆葦中,一手拄著棍子,一手扒拉著蘆葦,深一腳淺一腳試探著前行。要是不小心陷進浮排縫隙,好一會兒纔能拔出腿來。一路上不知摔倒在水裡多少次。累了,就拄著棍子在水裡站一會兒,如果天氣突變,遇上下雨,躲都無處躲。

  一次,她出去領書和買辦公用品,回來時趕上了一場大雨。瓢潑大雨劈頭蓋臉地傾瀉下來,澆得她直迷糊。由於站立不穩,一下子栽倒在水裡,包書的塑料也被紮壞了,眼看著書就要被澆濕。情急之下,她脫下身上穿的水衩,把書和粉筆都裝進褲子裡,然後抱著書蹲在無遮無擋的水裡硬挺著,任憑風雨無情地吹打。書倒是沒濕著,她回到家裡卻一連發了幾天的高燒。

  多年來,她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幾乎沒有節假日。由於沒有資金來源,她就帶領學生到田地裡揀燒柴解決取暖問題,挖草藥解決書本費及辦公用品費。20年來,她外出開會沒有一分錢的差旅費,她也記不清自己出了多少錢為學生買獎品、添置辦公用品。

  艱苦的條件曲鳳琴患上了咽喉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心髒病,但她仍然堅持每天為學生上課,雖然,她現在只剩下5名學生,但曲鳳琴說:『就算只有一名學生我也要一絲不苟地教。為了學生吃苦,值得。』

  近年來,曲鳳琴相繼獲得了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等幾十種殊榮。今年10月,45歲的曲鳳琴又主演了一部反映她本人經歷的紀實電影《考試》,不久即將上映。

  曲鳳琴說:『假如有來生,假如來生還容我選擇,我還會選擇做教師,還會選擇做邊遠地區的教師,用愛心與責任,為孩子們擎起一片天空,托起明天的太陽。』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