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農墾牡分局與雞西共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006-09-11 11:15: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關顯昌 沈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1日電 日前,位於雞西市境內的密七(密山至七臺河)公路八五五農場路段、雞密虎(雞西、密山、虎林)公路到八五一一農場第一管理區等路段相繼開工,爭議多年的地方公路與農場銜接『扯皮』路段得以解決。此舉,受到當地農民和農場職工的一致贊譽。這只是農墾牡丹江分局與雞西市共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一件實事。

  農墾牡丹江分局與密山、虎林、雞東等3市縣,同處一個社會經濟區。由於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場、縣(市)分立,同一地區曾出現三國四方(國有農場、國有林場、國有電力和中央、國家部委、省和市(縣)等)各自獨立,樓上樓下打長途的怪現象。

  進入新世紀以來,為充分發揮雞西市與農墾牡丹江分局地緣多年合作關系,形成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繁榮區域經濟,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去年雞西市專門制訂文件,提出依托農場龍頭企業優勢,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昇級;依托農場標准化作業、農機技術優勢,推進農業現代化;依托農場的旅游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旅游產業昇級;依托農場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和依托農場的產業、品牌優勢,合力打造興凱湖綠色稻米品牌等多項合作共建方案。農墾牡丹江分局利用墾區現代化大農業技術先進的優勢,主動加強與周邊農村的農業技術合作。去年以來,先後有11個農場的18個農業管理區與附近18個鄉鎮結成對子,對口共建。幫助雞西3縣6區培訓150餘人的技術骨乾。在春耕、夏管、秋收等主要農時出動先進的大馬力拖拉機、水稻精准插秧、收獲等機械到地方作業。據統計近兩年每年都出動180多臺拖拉機、200多輛聯合收割機進行跨區作業,3年累計作業達200多萬畝。通過大機械耕種,農民種地水平顯著提高,每畝耕地降低生產成本5元,節本增效1000餘萬元。

  今年,農墾牡丹江分局又與雞西市開展了科技園區共建活動。在八五○農場無償為虎林市所屬的楊崗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規劃設計後,八五七農場又無償為密山市白泡子鄉科技園區的建設提供15萬元支持。無償提供總量超過2噸、10餘個大豆優良品種,建起了規模3畝地的大豆科技示范園。省科技廳利用這兩個科技示范園,召開現場會向全省推廣。

  密山市還利用墾區先進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系統,實行統營共管,資源共享。八五一一農場場部與密山市興凱鎮同居一域,農場將原興凱鎮醫院和興凱鎮15個自然村衛生單位一並接收,合並組建了區域醫院八五一一農場醫院,實現了衛生資源優質共享。實行醫療區域管理後,興凱鎮所屬村屯衛生工作徹底改變了落後的面貌,由原來密山市的倒數第一跨入先進行列,達到了衛生防病系統化、管理規范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目前,分局與地方市縣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共享達50%,每年有近9.7萬地方農民工在分局各個醫院就醫。八五一一農場還與興凱鎮共享農場的供熱和供水系統,有效提高了全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農場社會專業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