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為期兩天的全省『三秋』生產現場會11日在富錦閉幕。會議對今年『三秋』生產提出要求,今年我省『三秋』工作以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突出機械秋整地、秋季農田水利建設、水田秋季基礎建設三個重點,以縣場共建為載體,發揮農機作業合作社作用,為奪取明年農業豐收奠定基礎。
與會人員參觀了七星農場伏秋整地、農田基本建設和水田秋季基礎建設等7個現場。從去年開始,我省各地按照省政府『三秋』生產嫩江現場會的要求,提早動手,使『三秋』生產紮實有效,為今春搶?播種奠定基礎。
會議指出,為使明年農業生產取得良好收成,我省要全力抓好秋耕整地,擴大規模,突出重點,提高標准。今年全省整地面積要達到8000萬畝,其中深松整地面積達到3000萬畝,各地要合理確定土壤輪耕計劃和整地方式,科學調動機械力量,全面完成秋整地任務。要突出重點地域,每個鄉鎮都要抓2-3個試點村,示范農民,取得經驗。具備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擴大面積,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三年深松一次的目標。我省各地要按照田間作業質量標准整地,實現深翻、起壟、鎮壓連續作業,一次到位,達到待播狀態,堅持『深、平、細、淨、全、齊、真、實』八字標准,做到壟向平直,壟體飽滿,松暄適度。
會議要求,我省今秋明春農田水利建設要完成土石方8000萬立方米,新打抗旱灌溉井1萬眼,新建、修復、續建與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600處,新增坐水種能力2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面積8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0平方公裡,工程完好率達到90%以上。各地要加快水毀工程的修復,維修好現有灌溉工程設施,確保春灌春排。要維護加固堤壩、水庫,增加集雨工程建設,擴大蓄水能力;搞好飲水配套工程;要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打配套抗旱水源並。提高水稻秧苗素質,保證苗齊苗壯,實施秋備土、秋打床。農村秋備土、秋打床要佔育苗總面積的50%,墾區要達到80%以上,要在上凍前達到待播狀態。我省各地要按照新技術常規化的要求,逐步向水稻輕簡型生產邁進。
會議強調,要適時晚收、精收細收和分類收獲。專家建議,要發揮作物後熟性,提高產量和品質。要引導農民按專品種實施收獲,杜絕混收,切實提高糧食等級和商品性狀,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