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政府推動提昇科學素質——訪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閆永華
2006-09-12 11:27: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2日電 今年2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進行全面部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綱領性文件。7月14日,黑龍江省召開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實施動員大會,標志著《科學素質綱要》在黑龍江省的實施工作正式啟動。記者就此采訪了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閆永華。

  創新的基礎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采訪的話題從《科學素質綱要》的出臺說起。閆永華介紹,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十一五』規劃,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說明從整體上大幅度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時機已經成熟。

  《科學素質綱要》首次在國家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了公民科學素質的概念。閆永華解釋說,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素質綱要》指出:『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這是在綜合分析國內外多方面觀點的基礎上,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對科學素質內涵作出的界定和定性的描述。

  未成年人和農民是重中之重

  《科學素質綱要》提出了將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乾部和公務員,作為重點人群,以提高這四類人群的科學素質,帶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閆永華說,在這四類人群中,未成年人和農民是重中之重,在《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過程中,應對提高這兩類人群科學素質的相關工作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投入。

  目前,黑龍江省農民科學素質水平較為低下,尤其是職業技能缺乏,農村科學文化設施條件的落後,又使得農民缺乏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渠道和機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關鍵是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省委剛剛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同樣不能缺少具有較高科學素質的農民。當前,要著重提高農民和農村青少年四個方面的能力,即:提高農民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保護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的能力;提高農村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運用新技術、健康成長、科學生活的能力;提高廣大農民反對愚昧迷信、革除陳規陋習、識別和抵御邪教的能力。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

  目前,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黑龍江省已經啟動。閆永華說,下一步省科協的工作重點是,圍繞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實施全民科普工程。面向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人口、領導乾部和公務員廣泛開展科普活動。大力宣傳普及資源節約、保護環境、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健康生活、循環經濟等觀念和知識,倡導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進科學發展觀在全社會的樹立和落實。全面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全省廣大農村深入開展『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百名農業高產大王進萬家攜手致富』等品牌活動。積極探索城市科普工作新形式,發揮國家科普示范城區作用,繼續將『城市社區科普文化廣場』活動引向深入。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大手拉小手』科技傳播行動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五項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繼續加強科普資源開發和共享建設,動員和組織學校、研究所和企業的科普力量和科普資源,努力把科協系統建設成為科普資源的開發、集散和服務中心。充分利用好黑龍江省科技館等科普場所,面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

  閆永華強調,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需要政府推動,更需要全民參與。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