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縣(市)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現場會在依蘭縣召開。會上,依蘭縣被哈市授予勞動保障工作標兵單位,並介紹了經驗。
依蘭縣自2003年開展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他們投資310萬元建立了勞動力大市場和下崗失業人員求職『一站式』服務大廳,成立9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和8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每個站所的辦公面積都保證在40平方米以上,並公開招聘43名工作人員,保證每個工作站所至少有兩名專職工作人員,全縣17個工作站所配置了微機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並安裝了寬帶,實現了縣、鄉、社區三級聯網,做到了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在全縣形成了指揮協調、運行順暢、上下貫通、平臺互動、服務有序的高效運行網絡。
實行實名制管理,社區工作人員逐人逐戶走訪摸底,做到底數清、家庭狀況清、本人技能清、培訓需求清、求職意向清、人員變化清,一月一統計,掌握變動情況,有針對性的跟蹤服務。各鄉鎮站所也立足本鄉本土,積極為農民搭建外出就業平臺。團山子鄉勞動保障所主動幫助該鄉較為偏遠貧困的北趙村和前浪村160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山東威海紡織公司打工,迎蘭鄉勞動保障所幫助該鄉集成村、和平村180名村民到大連建築公司務工。
依蘭縣還開通了勞動保障政策諮詢熱線電話和諮詢窗口,聯合工商、稅務、計生等部門設立勞動力轉移『綠色通道』,免費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指導、證照辦理、職業介紹和勞務輸出『一條龍』服務。
截至目前,這個縣累計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用工崗位信息2600餘條,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7200人次,全縣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率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均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