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9月13日電 日常生活中,常常聽人們感慨家庭收入太少"無財可理",收入較高的家庭則認為"沒必要理財"。實際上,理財對於不同收入的家庭同樣重要,它不僅能使家庭財產保值增值,更可以在遭遇變故如失業、生病、死亡等情況時不至於手忙腳亂。對此,中國農業銀行的兩位注冊財務策劃師彭寶麟、詹金良為低、中、高收入家庭提出如下理財方案。
對於家庭收入月均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而言,由於收入有限,承受風險能力較差,因此理財時盡量要求穩健,宜選擇儲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等組合投資。儲蓄的佔比應最高,支持著家庭資產的穩妥增值;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較高,應選擇一些。同時保險的保障作用不可小覷,萬一遇到意外,可以幫助家庭渡過難關。
對於家庭收入月均在1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中等收入家庭來說,由於這類家庭能夠承受一定風險,應該在風險適中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財富增值,按照理財的基本原則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比如開放式基金或股票是風險性投資,如果收益高了,會增加整個組合的投資收益;萬一出現了風險,對家庭整體投資的影響也不是太大。
對於家庭收入月均在4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而言,由於這類家庭抗風險能力較強,可以選擇長線投資,比如房產投資等可佔總資產的50%。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如果風險投資比較得當,收益是相當可觀的。在投資開放式基金時,也可將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基金以及貨幣市場基金按4:3:2:1的比例分配,以增加資金的安全性。同時也要購買一定數量的保險產品,保證家庭生活的高質量。還應當考慮在守法的前提下,通過延遲收入、房產投資和購買保險等手段合理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