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電 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的規模正在提昇,吸引外商投資的『窪地效應』正在日益顯現。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省吸引外資的魅力仍稍遜一籌。新近出臺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意見》,無疑將成為助力我省經濟騰飛的『加速器』。
《意見》著力打造引資強磁場,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黑土地。可以預料,外資參與我省老工業基地振興將進入黃金期。
投資新取向——國有企業改革
並購方式國有企業改革期待著外國投資者的參與。外國投資者並購我省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定價機制出資收購國有淨資產。對於與債務相當的資產,可以通過承債方式收購;對於超過資產的債務,以及富餘人員、辦社會負擔等,原則上不由外國投資者承擔。
員工安置外國投資者並購或控股我省國有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自主錄用所需員工,但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原企業員工。外國投資者並購或者控股我省資不抵債的國有企業,並負責安置原企業大多數職工的,根據有關規定,經地方政府批准後,可以在資產出讓和企業新增上繳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
土地使用外國投資者並購、控股國有企業後的用地,符合國家《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保留劃撥方式使用;不符合國家《劃撥用地目錄》的,應當采取租賃、出讓等有償方式供地。采取出讓方式的,各級政府可以在測算投資項目總體效益的基礎上,對用地費用給予補助。企業淨資產不足以安置職工的,原出資者可以用企業原劃撥土地出讓收益補齊。
特別優惠外國投資者啟動停產2年以上的國有企業(因環保問題被停產,啟動時沒有按解決方案具體實施的企業除外),啟動生產1年內,仍視為停產,除繳納職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等費用外,按照有關規定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
外國投資者並購我省國有企業後,對年入庫稅金超過一定額度的,各級政府可以從地方分成部分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對水、電、氣、通信等經營性服務費用,各級政府可以根據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給予外國投資者優惠政策支持或者補貼。
現代農業積極引導外國投資者向優質糧食、綠色食品、畜牧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山特產品開發等產業投資。在同等條件下,外國投資者可以享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和綠色食品扶持政策。
『六大基地』鼓勵外國投資者參與我省『六大基地』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外國投資者並購、參股的國有企業,原企業已獲得省財政資金支持項目,原項目貸款貼息、補助和資本金補助數額不變,按照規定批准後,可以轉增中方國有企業股權。外國投資者與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資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中心,享受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優惠政策。
公共設施建設放寬外國投資者投資城市燃氣、熱力、供排水管網、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公共交通建設和經營項目的股比限制,經批准允許控股。
交通運輸經國家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外國投資者可以獨資(包括並購)形式在我省設立道路運輸企業,從事跨境和境內道路貨物運輸、道路貨物運輸站(場)經營以及機動車維修經營。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經營道路旅客運輸、國際船舶運輸、國際海運貨物裝卸等業務,並可以投資設立經營國際海運貨物倉儲業務的企業,外國投資者出資比例一般不超過49%,經國家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放寬股比限制。
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到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和設在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經批准,在稅收上也有特殊的優惠。
基礎設施實施《黑龍江省對俄運輸通道發展建設規劃》,對公路、港口、口岸建設等基礎設施國債投資項目,省裡將安排配套資金予以支持。對於從事能源、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在征收企業所得稅上有所減免。
中外合作辦學鼓勵外國投資者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中外合作建立的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可享受省內其他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同等待遇。符合條件的實驗培訓基地可享受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扶持政策,其進口的必要科研和教學用品可享受免征進口關稅優惠。
人纔交流實施緊缺人纔國外培訓專項計劃,支持中長期培訓項目和學科骨乾、帶頭人的出國(境)培訓項目。采取合作、人股等多種形式,引進國外高新技術、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人纔。支持留學人員創業園的建設,完善涉外人纔創業服務體系。
建立誠信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示制』。對重大外資投資項目,在辦理手續、使用土地、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建立外資投資項目聯席會議協調制度,對重大項目建設統籌協調,大力加強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