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7日電 在新農村建設上,大慶市畜牧業取得了穩步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存欄奶牛32萬頭、肉牛25.6萬頭、生豬102萬頭、羊109.7萬只、禽2201.2萬只(大鵝754.7萬只),實現奶類總產量41.1萬噸、肉類總產量8.9萬噸、蛋類總產量2.6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1.3%、4.5%和5.9%。
年初以來,大慶市圍繞9個高標准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75個重點建設村,在青貯、青飼料補貼種子,奶牛良種補貼凍精,畜禽防疫疫苗,羊的品種改良及站點建設,養殖新技術推廣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傾斜力度。以發展規模養殖為切入點,加大了畜牧業標准化生產的推進力度。截至目前,全市10頭以上奶牛養殖戶發展到384戶,萬頭奶牛鄉發展到7個,千頭奶牛村發展到58個,各類奶牛養殖小區和廣場發展到55個。
在結合新農村建設上,大慶市重點加強了58個鄉鎮的獸醫站、77個村的獸醫服務室房屋和冷鏈系統建設,配齊配備冰箱、冰櫃、保溫箱等冷藏設備,其中有24個鄉鎮還配備了專用的疫苗運輸車。
為了加大了青貯、青飼料種植力度,大慶市積極引導和扶持廣大養殖戶擴大種植面積,共投入補貼資金120萬元,購入青貯種子40萬公斤、苜蓿種子2萬公斤,落實飼草飼料種植面積120萬畝,目前苗情長勢良好。
在加大奶牛優良品種改良和引進力度上,大慶市以推廣應用DHI測試技術為切入點,年末計劃達到5萬頭。上半年,全市完成了上海光明大慶DHI測試中心的組建工作,並在杏樹崗奶牛廣場等6處設立了測試點,共測試奶牛1.85萬頭,被測試奶牛單產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加快了奶牛建檔步伐,截至目前,累計完成良種奶牛建檔17.6萬頭,並依托建檔成果加大了選種選配工作力度,共發放優質凍精8.5萬劑,其中良種補貼凍精7萬劑。
大慶市還從抓牛羊捨飼入手,綜合組裝標准化生產技術,采取以會代訓、專家講座、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巡回指導等辦法,加大了畜禽標准化生產規劃、各品種標准化生產推進方案及養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使全市畜禽的標准化管理和養殖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昇,目前,全市標准化飼養與管理技術普及面已達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