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9月17日電 從1931年9月18日零時到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完成了向中國軍隊進攻,向中國百姓動武的最後准備,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件。
從這一天起,東北成為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14年的殖民地;從這一天起,東北父老鄉親淪為亡國奴。
關東軍:零時磨刀霍霍清晨蠢蠢欲動
在原奉系軍閥邊業銀行工作過的孫競寰如今已是百歲老人。他回憶說:『1926年,我經叔叔介紹到張學良的邊業銀行工作,每月工資八塊大洋,每天還可以打網球,銀行管吃管住,生活條件比較優越。9月18日那天清早我一覺醒來,和往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1931年,東北日軍每天都在頻繁調動兵力。『那些天,沈陽的清晨多是在關東軍的實戰演習中開始的。』孫競寰老人回憶說,他當年的家離城很遠,不知頭一天夜裡發生了什麼事。
老人回憶說:『第二天清早進城,我發現城牆上站滿了日本兵,就明白我們被侵佔了。日本兵把銀行的門堵上,許進不許出。後來我聽說我在東北大學夜校的一些同學,那天晚上沒回宿捨,交通斷了,他們乾脆步行進了關內。我也不想當亡國奴,可是被關在銀行裡頭,想走也走不了。』
沈陽城:百姓忙碌生計日軍暗藏殺機
這一天是星期五,天氣晴朗,沒有風,算得上是中國北方秋季裡的好天氣。
『當時,我家住在中街,丈夫開了個名叫「憐眾」的中醫診所。家裡條件還好,日子過得算是體面。』今年102歲的王潔清老大娘回憶說,『「九·一八」過後,日本人來了,診所的生意就越來越差。沒過多久,中街地段所有好房子基本被日本人佔了,我們家被迫搬到了小土房裡。之後,日本人又強迫我給住在我原來房子裡的日本人當保姆。那戶日本人把我家裡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還把屋裡的炕改成榻榻米。我每天都得給他們做飯、收拾屋子、提水,乾完活再回自己家裡吃飯,現在想起來心裡都酸。』
北大營:深夜遭突襲不抵抗撤退
2006年5月去世的陳廣忠老人,是我們采訪過的惟一一位北大營士兵。他生前接受采訪時說:『那一天正是北大營官兵發餉錢的日子。夜裡10點多鍾,睡得正香的大家被爆炸聲震醒,不多一會,機槍聲、步槍聲響了起來。直到連長來叫我們,我們纔知道日本人打進來了。上級讓我們不得還擊,原地待命。日本人很快越過了西圍牆,打進了621團的營房,聽撤過來的弟兄們說,日本人見人就殺,有的人躺在床上沒動竟被活活刺死。日本人穿著黃軍裝,戴著王八帽子,就在我們對面喊殺著衝了過來。連長一看沒有辦法,就下令開槍還擊。我打著打著,忽然覺得臉上一熱——用手一摸,我中槍了。我的嘴被打穿了,牙齦和牙都打沒了。我這還算幸運的。最後一清點,光我們班就死了6個。說來丟人,我們北大營一個旅,有步槍、有機槍、有大炮,愣被五六百名小鬼子打得棄營逃跑。』
這一天:烙在中國人身上的傷疤
9月18日23時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義給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發出第一份電報,謊稱中國軍隊在沈陽北部北大營西側破壞了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中兩軍正在衝突中。
19日零時40分,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向所屬部隊下令,向東北各地的中國軍隊實施進攻。同時,又令駐東北的關東軍第二師主力迅速進攻沈陽城。
凌晨,日軍登上沈陽城的小西門城牆。
上午9時,全城張貼了『日本軍司令官布告』。
中午12時,本莊繁到達沈陽,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也從旅順遷至沈陽。
『九·一八』後的一周內,日本關東軍佔領遼寧、吉林兩省的30座城市,並完全或部分控制了12條鐵路線。
不久,東北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