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8日電 龍頭昂起來,龍脊挺起來,龍尾舞起來。16日,是我省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啟動一周年的日子,這一天,喜訊頻傳。截至8月底,哈大齊工業走廊15個項目區啟動面積達到56.8平方公裡,協議人區企業452個,已開工項目322個,累計完成投資193.5億元,新增工業增加值35億元,做到了『有投人、有面貌、有企業、有增量』。
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決策。經過一年的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建設速度快,項目規模大,產業聚集廣,運行體制新,品牌效應強是其突出特點。
在目前已開工的項目中,投資規模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達133個, 佔項目總數的41.3%。項目平均投資規模為1.08億元,大大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9.2億元、年產20萬噸鋁板帶箔項目是『哈大齊』大項目中的『大哥大』。目前,已完成投資5140萬元,主廠房建設全面鋪開,2008年投產後,將有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大慶油田甲醇廠在大慶東城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10.82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醋酸項目已完成投資7.5億元,正在安裝設備。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7.4億元,年利潤1.9億元,年利稅3.38億元。
像這樣,投資額超過3億元的大項目已開工20個,協議投資金額202.4億元,已完成投資額61.8億元。
『新體制、高科技、外向型、生態化』是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的指導方針。從建設啟動伊始,各園區就緊緊圍繞我省優勢行業發展配套產業和精深加工,目前符合我省產業發展方向的裝備、石化、食品、物流和高科技等項目已佔開工項目的57.1%,相繼建設了機電、精細化工等產業聚集園區,形成了強勁的產業聚集態勢。用新機制招項目、建項目、管項目的運行體制初步形成,走廊內非公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民營和外資項目佔生產性項目的80%以上。通過在國內、港澳及日、馬、新、英、法、德等國的宣傳推介,『哈大齊』品牌已經在全國和部分國家、地區叫響。
為進一步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日,前,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招.商、資金和土地利用等問題,為下步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和肇東、安達在創新政府政策環境和服務體系方面,大力推進。哈爾濱對高新技術項目土地出讓金的市政府收益部分用於扶持項目建設;大慶市制定了『四個全』的優惠政策:增量全讓、審批全放、規費全免和檢查全停;齊齊哈爾市建立了由市政務中心等12個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開闢綠色通道,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對於哈大齊工業走廊的發展,入區企業最有發言權。剛剛入駐哈大齊工業走廊動力工業園區機電配套園的豐澤電力有限公司負責人一語道破天機, 『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優惠政策和良好服務吸引了我,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只用了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這在別處是無法想象的。』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從省城哈爾濱到油城大慶到鶴城齊齊哈爾,1年365天,天天都有新氣象,月月都有新進展。一周歲的哈大齊工業走廊正在龍江大地上茁壯成長.闊步前行。連接 哈大齊工業走廊是以哈爾濱為龍頭,以大慶和齊齊哈爾為區域骨乾, 包括沿線肇東、安達等市在內的經濟區域。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佔全省的4.67%,是我省經濟實力最強、工業化水平最高、經濟輻射力最大、科技人纔優勢最明顯、可供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
為緩解我省加快發展與建設用地不足的矛盾,省委、省政府決定開發利用我省這一地區大片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批准了《黑龍江省哈大齊地區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規劃》。規劃范圍包括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和肇東、安達區域內921平方公裡的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及少量的農用地。規劃產業布局以裝備制造、石化、食品、醫藥、高新技術產業等為重點,以現代物流業等服務業為保障,謀求整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該規劃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為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提供了先決條件。
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節約土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對充分利用我省優勢,打造產業集聚區和招商引資平臺,在新一輪的產業調整和產業轉移中提昇產業層次,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