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8日電 (記者黃健) 在哈爾濱一家商場門前的中秋月餅展銷上,20多個品牌的月餅集結在一起,向市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金秋月餅。面對品種齊全的月餅,不少市民說:『今年的月餅實在多了。』
記者看到,在上百個品種的月餅中,沒有一種超過千元,最貴的也僅在500元左右。而在哈爾濱其他超市和蛋糕房內,過度包裝的豪華月餅也是蹤跡難尋,雖然有鐵盒等多種包裝,月餅禮盒盒內的物品除了月餅、塑料刀叉外,往年常見的紅酒、白酒、茶葉、名貴飾品等搭售物品沒有了。
但是今年散裝月餅價位相比往年卻高出不少,在不少超市,以往論斤賣的月餅,標出了3—5元/塊不等的價格,據某月餅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月餅原料的成本比去年提高了大約1成,加上新標准對月餅規格等方面有了嚴格規定,質量更好的月餅價位自然也就更高。
哈爾濱市烹飪協會負責人張女士說,月餅銷售主力是以普通餡料的平民月餅,名貴食材做餡的銷售量遠不如大眾月餅。不過,因為『高價月餅』仍有市場需求,加上其利潤相對平民月餅更高,自然一些月餅生產企業也不願放棄這部分市場。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月餅強制性國家標准中規定了包裝成本應不超過月餅出廠價格的25%,但月餅的價格不僅包括原料成本價,還有產品研制、品牌等一系列費用,對於月餅的高價,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標准。因此,不能在月餅禮盒的包裝上『做文章』的廠家將拼殺力量集中在了月餅餡料上。於是,鮑魚、魚翅、燕窩等名貴餡料『鑽』進了月餅裡,一些廠商與『月餅標准』打起了擦邊球。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