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電 哈爾濱市道外區南三道街沿街兩側共有建築28棟,多為二三層的磚木結構建築,多數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前幾年,有關部門將其列為保護街坊。可記者近日來到這裡發現,盡管被列為『保護街坊』,但是整條街上的樓房並沒有得到應有的修繕和保護。
在南三道街117號附近一居民院裡,院門破損不堪,當地居民說,這門有著八九十年的歷史,由於沒有得到修理,都壞得不成樣子了,門洞裡,居民將煙囪隨意支出來;大院深處,燒火的木頭堆放在屋頂或庭院角落裡,火災隱患很嚴重。二層樓的木頭樓梯和木質露天樓道多數已腐朽開裂,走在上面非常危險。一位當地居住的大姐說,樓梯旁邊的欄杆不能使勁靠,一用力就塌下來,這些年也不見有人來修理。成為保護街坊後與從前的區別就是門面刷了一層油漆,各居民院裡多了一個火災報警鈴,一旦發生火災,居民便摁響警鈴,大家可及時逃生。
今年已是八旬高齡的趙大爺從1952年便住在這裡,他領記者來到了一個居民院裡,指著幾個雕花柱子說,這裡的幾棟房屋都有100年左右的歷史,由於沒有得到有效保護,風吹雨打的腐蝕加上人為損害,已經破壞得非常嚴重,希望有關部門能早一天實施保護措施,使這些老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在一個寫著『五四大院』的庭院裡,其臨街的牆皮已嚴重脫落,裡面的木質二層小樓也火患重重,樓梯搖搖欲墜,看不到任何加固措施。
哈爾濱建築設計院的工程師劉陽說,由於被列為保護街坊,該街區將不會被列為拆遷范圍,但由於當地特殊情況,危房多、棚戶區多、外來人口多、磚木結構的老房子多,有關政府部門應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物力用於防火和房屋的修繕工作,否則當地將會作為省城的一個不安全因素長期存在;根據當地傳統的商業特點和獨特的樓房風格,在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加大對其的開發力度,使當地成為一個集觀光、旅游、小吃、購物於一體的小商業街。
臨街牆體多處脫落。
木板等雜物隨意堆放。
寫著『保護街坊』字樣的牌坊已經是鏽跡斑斑了。
許多磚木小樓房木質樓道由於年久失修,出現了腐爛、開裂、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