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精彩圖片
搜 索
黑龍江畫家行程兩萬餘公裡 找到多處日軍侵華遺址
2006-09-19 14:13: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永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李志在飛機庫耳房旁。

    東北網9月19日電 佳木斯版畫家李志潛心研究版畫已有20多年了,近3年來,他為創作《佳木斯名勝風情圖》,入深山、走村屯搜集素材。行程中,李志發現了大量侵華日軍在佳木斯所建的軍事遺址,共有碉堡、飛機庫等數十處。 

    李志今年42歲,16歲開始從事版畫創作,多年來創作了大量版畫作品。2003年,李志萌生了創作《佳木斯名勝風情圖》的想法,3年來足跡遍布佳木斯郊區、湯原、樺川、富錦、樺南、撫遠、同江等地,200多個村屯。 

    李志說,佳木斯地區星羅棋布地分布著很多侵華日軍的軍事設施,其中以飛機庫和碉堡居多,他發現的碉堡有50多個、飛機庫60多個。飛機庫大部分都是日軍在1942年建成的,其實飛機庫裡根本沒有多少真飛機,存放的大部分都是飛機模型,日軍只是以此造成有很多飛機的假象。 

    路程遠了,李志就帶上帳篷,風餐露宿。白天沿途打聽哪裡有遺跡,聽到信息,他就騎自行車前往。就這樣李志幾年來出行近百次,發現了一個個被人遺忘和鮮為人知的日軍侵華罪證。 

    14日,在李志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位於佳木斯市郊區長青鄉中興村四隊,在這裡見到了一個日軍侵華飛機庫遺址。李志說,這個飛機庫是他所見到的最大飛機庫,也是設施最好的飛機庫。 

    記者看到這座飛機庫遺址被村民住房包圍著,房蓋已被炸掉了,斷壁形成巨大的圓形,飛機庫中大門有28米左右,兩邊設有耳房。飛機庫牆壁有0.7米厚,遺跡最高有3米多,庫裡面積達八百多平方米,裡面雜草叢生。在這個飛機庫周圍還有數十個大大小小的飛機庫,分布在莊稼地裡,已被拆掉,大大小小的混凝土碎塊隨處可見。一村民說:『聽說這兒快扒了,據說是要建個木器廠。』 

    李志說,在佳木斯地區他所見的日軍侵華遺址保存完好的所剩無幾。原來大堆豐村山上有七個碉堡,它們是用來看守山下的飛機場的。幾年前,他去那裡就看到有人炸山采石,一個碉堡已在『懸崖』邊上,隔年再去此地,碉堡已經被摔得『粉身碎骨』。如今僅剩的三個碉堡,也岌岌可危。現在僅有土龍鎮和湖南營村附近有些飛機庫保存完好。這些飛機庫大多是被當地村民用來喂養牲口或當作倉房使用纔得以保存。

  據了解,經當地老人確認的佳東、佳西兩個飛機庫和二龍山一大四小碉堡群,已得到當地文物站的初步認定,認為大部分是1942年日本在此修的軍事工程。

責任編輯:劉華